新華社武漢12月26日電 特寫:“我們一直在拼命救治每一個人”——援鄂重癥醫學專家返漢共憶抗疫經歷
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我們一直在拼命救治每一個人。”站在通過全息投影還原的“ICU里的生死競速”場景前,重慶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副領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周發春眼泛淚光。
周發春于2月13日帶著160人的醫療隊奔赴武漢,面對的是119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重癥及危重癥患者90人。“是他們性命相托的信任,給了我們全力以赴的動力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周發春說。
正在舉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的湖北武漢客廳26日迎來一批特殊的參觀者——曾在湖北與病毒“貼身肉搏”的部分援鄂重癥醫學專家。照片、實物、視頻、大型場景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把專家們拉回了那難忘的抗疫歲月。
疫情暴發后,全國340多支醫療隊、超過4.2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中國最頂尖的10個院士團隊奮戰一線,全國近十分之一重癥醫學骨干接力上陣。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ICU就是最前線。“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生死,不斷優化救治方案,盯著患者各項指標,可隨時都可能有突發情況。”重癥醫學專家、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癥醫學科主任杜斌在看到重癥患者救治的照片時,總會駐足多看幾眼。在武漢的3個月里,他想盡一切辦法從病魔手中搶時間,足跡幾乎遍布武漢所有定點醫院。
一連串數字,記錄著無數次與死神的接刃戰。
在湖北,共有3600多名80歲以上老年患者被治愈,其中有7名百歲老人,年齡最大的108歲。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
重癥救治是抗疫斗爭的“硬骨頭”,是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必須攻下的堡壘。在支援武漢期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鄂重癥救治醫療隊一共派出175名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武漢,共接管7個危重癥病區,負責259張床位的危重癥患者救治,一人一方案、精準施治,收治了667名患者。
作為華西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華西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康焰再次來到武漢,少了幾分緊迫感,發現街上的人多了、車也多了,感慨道:“這是我們當初最盼望的時刻。”
在康焰看來,眼前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歷史見證。一面面各省醫療隊的隊旗、一件件寫滿祝福的防護服;原景復原的社區封控場景、ICU里的生死競速場景……短短的參觀路半個多小時就結束了,艱辛的抗疫路,武漢卻走了幾個月。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場景,無數細節還原出一段不可磨滅的戰“疫”記憶。
銘記歷史是為了啟迪未來。“眼下全球疫情依然嚴峻,國內疫情呈零星散發狀態,為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周發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