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國之重器”加速布局 成都創新支撐能力持續進階

來源:成都日報編輯:王杰仁發布時間:2020-12-27 19:46:01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催生原始創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搖籃”,既能顯著提高城市自主創新能力,亦能提升城市競爭話語權,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十三五”時期,多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成都落地建設。“十三五”科技事今日聚焦“國之重器”在蓉布局,看成都創新支撐能力的持續進階。注入“成都智慧”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蓉建成

  2020年12月4日,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位于成都西南角的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內,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正式建成并首次實現放電。

  這標志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我國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這也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新一代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裝置。

  “由于獨特的結構,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的建造難度很大,對于精度要求很高,很多部件工藝甚至無經驗可借鑒,技術挑戰很大。”據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長段旭如介紹,在科研團隊及相關單位的共同攻關下,這些難題被一一破解。

  事實上,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經過40余年持續探索,建成了20余個受控核聚變等離子體實驗研究裝置,并建成我國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托卡馬克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裝置,不斷為科技逐日注入“成都智慧”。

  此次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并首次放電,不僅為我國自主建設核聚變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同時以此為牽引,西物院掌握的特種材料、關鍵設備、極端條件精密制造等關鍵技術,已形成“同步輻射”效應,在航空、航天、電子等前沿領域實現創新應用。

  點贊“成都速度”

  成都“最強大腦”填補西部空白

  在一個半弧形的建筑群中央,一個藍色立方體造型的構筑物,猶如一顆“超級大腦”在不停運轉,周邊的建筑物源源不斷向它輸送“能量”……這頗具科技感和未來感的建筑,即是成都“最強大腦”所在地——成都超算中心。

  從2019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到2020年9月投入試運行,不到1年時間,填補西部百P級空白的成都超算中心在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核心區拔地而起,成為城市新地標,也見證著“成都速度”。

  “超算系統本身的建設時間僅用6個月。可以說,成都超算已經創造了超算中心建設的新紀錄。”成都超算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勤驕傲地說道。

  更讓顧勤感到驕傲的是,成都超算中心有顆“成都芯”,其計算機芯片是成都設計。

  成都前瞻布局成都超算中心,不僅將為成都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力“引擎”,還將加速頂尖人才、頭部企業、高能級項目集聚。

  眼下,一期主機系統運算速度達每秒10億億次的成都超算中心已為250余個用戶提供計算資源、軟件開發、人才培養和引進、重大科研項目、計算產業化推廣五大類服務,累計完成了152萬個科研課題作業的計算,CPU計算利用率已達55%。

  看好“成都潛力”

  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平臺將建成

  時間回溯到2017年12月,有這樣一個瞬間值得銘記:在四川大學華西校區,作為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正式動工。

  “規模最大”“綜合集成度最高”“裝備最先進”將成為它的關鍵詞。據了解,該項目可供2500名科學家開展研究工作,主要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和開發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疫苗、組織工程和干細胞等生物治療技術及臨床轉化應用。

  對于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的重要性,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指出,這將推進我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的發展,加快成果應用及產業步伐。

  落地成都的背后,既離不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臨床優勢,也離不開成都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南地區區域性的醫療資源優勢,更離不開成都高質量發展的生物醫藥產業基礎。從長遠看,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創新創造中心,成都潛力無限。

  好消息還在不斷傳來。在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上,李為民透露,轉化醫學兩棟大樓已封頂并計劃于明年年初投入運行,即將開啟乘風破浪的新征程。

  數讀成都科創

  截至2019年,已擁有高等院校64所,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8所,通信工程、礦業工程、生物醫藥工程、儀器科學及交通運輸5個學科進入全球前20位。

  截至2019年,已擁有兩院院士32名,專業技術人才突破196萬人,在蓉在校大學生突破101萬人,規模均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截至2019年,已擁有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平臺114家,較“十二五”末增長75%。

  (成都日報記者 宋妍妍)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伦理AⅤ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一级a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久久免费丝袜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