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東北烏蒙山區的紅色土地上,有一支由22歲青年到96歲老兵組成的特殊隊伍——會澤烏蒙老兵服務隊。自2020年成立以來,這支平均年齡58歲的“銀發尖兵”,在“曲靖市最美退役軍人”陳開發的帶領下,用忠誠與擔當書寫著“脫下軍裝仍是兵”的錚錚誓言,在這座 “錢王之鄉”紅色熱土上,書寫著曲靖市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的溫暖答卷。
走進會澤烏蒙老兵服務隊駐地,泛黃的錦旗、整齊的迷彩服、滿墻的榮譽證書,勾勒出這支成立于2020年的社會組織的精神圖譜。“脫下了軍裝,還是一個兵!”隊長陳開發——曲靖市“最美退役軍人”獲得者摩挲著“云南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最佳組織”的獎牌,講述著服務隊的日常:96歲老兵為新兵講述戰場故事,22歲青年志愿者護送高考學子,每周周末值班接待老兵訴求,每月理事會研究幫扶方案……這支涵蓋老中青三代的隊伍,已累計開展國防教育宣講300 余場,幫扶困難老兵127戶,疫情防控期間不僅組織80余名志愿者投身到抗疫行動中,而且組織970名退役軍人、學生及社會愛心人士捐款13萬余元。更觸動人心的是服務隊的“草根情懷”,辦公場地由隊長陳開發自費搭建,隊員捐贈的舊桌椅拼成會議桌,退役軍人家屬自發擔任聯絡員……
“去年冬天,我們發現老兵張大爺家屋頂漏雨,隊員們帶著工具連夜搶修,干完活蹲在院子里啃饅頭,像當年在連隊一樣。”陳開發的講述里,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戰友有難,必須伸手”的樸素信念。
如今,這支隊伍已成為會澤縣調解矛盾、助力鄉村振興的 “流動哨所”,正如墻上的標語:“平時是服務隊,戰時是突擊隊。”
這支被授予云南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的隊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退役軍人的價值追求。烏蒙老兵服務隊的創新實踐,正是曲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構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成功范例,下一步,曲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將深入挖掘更多典型案例、樹立榜樣,讓更多退役軍人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社會治理的參與者、鄉村振興的推動者。
在烏蒙山巍峨的群峰間,這支永不褪色的“橄欖綠”方陣,正用忠誠與擔當續寫著“老兵不老”的時代華章。他們的故事正是曲靖退役軍人工作最樸素的注腳——讓老兵成為主角,讓尊崇成為習慣,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雙擁之花正綻放得愈發絢爛。(屈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