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抗“疫”時間的不斷推移,想理個發簡直成了一種“奢望”。太原市婦聯主席李穎說,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得到了全社會的尊重,每個人都應貢獻一些力量。從2月23日起,太原市婦女聯合會、山西晚報社、山西省美容美發化妝品協會、山西省美容美發化妝品協會美發專業委員會,聯合向山西美發人發出倡議,組建美發公益服務組為醫護人員愛心義剪,用最樸素的方法、最實際的行動,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支持。。
山西美業協會會長史先鋒說,開始他們只想著盡己所能為醫護人員做一點兒事,沒想到轟轟烈烈地鬧出很大動靜,活動是從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開始的,報名的也只有4個人,后來聯絡的醫院越來越多,參與的志愿者也越來越多。
此次活動,共有太原11家頂流美發機構的60名發型師參與,歷時11天,先后為11家醫院近2000名醫護人員義務理發。
“醫護人員都去了我的家鄉戰‘疫’,我還有什么不能付出的?”
陳飛,太原市東田EBI&摩爾生活· MORE SALON的創辦人之一,老家是湖北仙桃的,從小在武漢長大。如今,在太原工作生活已十余年。他說,太原是他的第二故鄉,今年春節,本來計劃同往年一樣回武漢探望親人,可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計劃。人在龍城、心系武漢,疫情暴發后的第一時間,陳飛就組織自己的店員捐款10300元匯入武漢慈善總工會。當看到山西的醫護人員去仙桃支援的新聞時,陳飛深受感動,“醫護人員都去了我的家鄉戰‘役’,我還有什么不能付出的?”在得知山西省美容美發協會組織會員單位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義務剪發時,陳飛第一時間報了名,并組織店員穿好防護裝備帶好剪發工具,時刻準備出發。
先后兩天,陳飛和報名的發型師帶著全體員工的熱忱服務和愛心捐贈來到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等地,為醫院的一線工作者提供剪發服務。陳飛說,發型師們工作時穿著的防護服和醫生們的不太一樣,醫生們的更厚、更嚴實,可發型師們穿一天薄的都會汗流浹背,可想而知醫護工作者每天的工作多么辛苦。
陳飛團隊的兩位成員趙磊和阿諾,主動申請去山西醫科大學附屬肺科醫院,他們說:“醫生們義無反顧沖在抗疫最前線,我們也要盡自己力量,為他們解決‘頭’等大事!”而另一名成員阿杰是此次愛心義剪活動中剪發最多的發型師,一天要為25位醫護人員義剪,連續4天,共計剪發100多人。
“我們愛心義剪是舉手之勞,一線醫護才是愛心天使”
鉑金造型的藝術總監阿紅是武漢人,1997年來到太原之后,一直從事美發行業。每年阿紅都會帶著老婆孩子回武漢過年,但今年由于疫情,他們選擇留在了太原。阿紅每天都會關注疫情進展,因為父母親人都在武漢,但好在他們所在的社區防控得比較好,阿紅也算稍稍松了一口氣。再看到身邊的醫護人員不斷去支援武漢,阿紅深受感動,也想為抗擊疫情做點兒什么,為此,他組織鉑金造型店里的30多名員工為武漢進行捐贈,也點對點地捐助那些身在武漢、生活比較困難的朋友。
不過,在阿紅心里,這些還遠遠不夠。當得知山西省美容美發協會組織愛心義剪活動時,他毫不猶豫報名參加,并且動員店內的4名發型師積極參與。其中發型師阿豹的孩子2月12日剛剛出生,在聽到阿紅的動員時,阿豹只說了一句話:“終于有機會為抗擊疫情做一點兒貢獻了。”
隊員們的付出和積極參與都讓阿紅欣慰。而在醫院中,看到醫護人員的長發,阿紅心中充滿敬佩感動,“在醫院里,我看到醫生們的頭發確實都特別長,尤其是男醫生,我們將他們的頭發打理清爽,好讓他們更好地抗擊疫情。”
很多人聽說阿紅和他團隊的義舉后都贊不絕口,但阿紅說:“我們其實是舉手之勞,算不了什么,跟那些去武漢支援的醫生和護士比不了,他們才是真正的愛心天使。”
參加義剪的理發師也是新時代的城市英雄
參加活動的理發師,平時一天最多做七八個人的美發造型,而且還有助手幫助,而義剪時一天要剪二三十人。因為座椅不能調,彎著腰硬生生地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有的中午飯都顧不上吃,就想著別讓人家醫護人員久等,一天下來,腰酸腿疼不說,梳子來回翻,好多人的手都被磨破了。
幾天的義剪下來,“摩爾生活”的阿諾攤開手,細細碎碎盡是黑點。他說,這是碎發。醫護人員戰斗在一線,有不少是聽說后匆匆趕來的,有的男士頭發沒洗,又粗硬,碎發時很容易扎進手里,而且義剪時,一個接一個根本顧不上洗手處理掉,于是他們就硬忍著。
阿諾說,“有那么多人為了我們沖在前面,他們才是真正可愛的人。當他們需要我的時候,我很開心,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記者手記
在太原這座從不缺溫度的城市里,每個人都在盡力做一點好事,讓這里變得更加溫暖。讓我們記住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護戰士,也記住那些守護這座城市的人——環衛工人、快遞外賣員、出租司機、電力供暖工作人員以及這些可愛的理發師……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人,踏踏實實做分內的工作,貢獻自己的愛心。他們普通且平凡,他們也是這個時代的“城市英雄”。 山西晚報記者 費煜 曹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