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窗’命令已下達,時間180分鐘,開始作業……”3月9日,春雨瀟瀟,漫天的雨絲使鄭州的清晨帶著絲絲涼意。
當日,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橋工段動力設備車間許昌軌道車班班長寇迎超和他的工友們,早早穿好雨衣從軌道車上來到隴海線中牟站內。集合完畢后,測溫、酒精測試、點名、分配作業任務、強調安全事項。
該段動力設備車間擔任著全段京廣、隴海、京九三大干線共計2000多公里線路路材路料的運送、回收和施工作業,一個車組由2臺軌道車和2臺平板車連掛。“集中修”期間,軌道車司機們要駕車將鐵路沿線的廢舊路材路料收集起來,統一存放,并將新的路材路料運送至區間,以備施工之需。
由于點多線長任務重,寇迎超和工友經常一出車就是在沿線小站一停就是幾小時甚至幾天,8個人的生活全在兩輛20平方米左右的車上,軌道車成了他們的“移動房車”。車上床鋪有限,有的工友晚上睡覺甚至還要在地上打地鋪。一年365天,280多天的日子都要在車上度過,這些對于他們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今年受疫情影響,他們要在車上進行自我隔離,“一張鋪上嘮短長、一口鍋里撈稀稠,現在又是疫情期間,我們已經連續值守24天沒下車回過家了。”寇迎超說。
11時48分,“天窗”時間結束,本次施工按計劃順利完成。稍作整備、簡單吃了口午餐,寇迎超又帶頭整理車內衛生,他仿佛不知疲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車組的年輕職工做榜樣。12時48分,隨著軌道車汽笛聲的響起,他們再次啟航,沿著隴海線駛向下一個作業地。新華網發(李中華 代家慶 攝)
登乘軌道車。
副司機王剛再次確認信號。
寇迎超下車檢查車輛情況。
指揮卸軌。
起重機司機正在吊軌。
在軌道車上準備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