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盛大啟幕,來自五大洲的172個國家的超過3600多家企業齊聚黃浦江邊,共謀合作共贏。期間,中國向世界發出堅定改革開放、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的最強音。
作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先行引爆項目以及中國進博會濟南示范窗口,綠地(濟南)全球商品貿易港項目將全方位對接和服務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承接進博會溢出和帶動效應,助力新產業、新經濟模式的創建,推動濟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積極融入國際化經濟新形式。
2018中國進博會拉開中國經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序幕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博會的召開,不僅向外界傳達著中國“主動擴大開放”的決心,同時也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積極影響。
首先,對國內市場而言,進博會的舉辦有利于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吸引更多的優秀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升市場活力;其次,對中國企業而言,優秀外國公司的進駐能夠幫助中國企業通過學習外國企業在研發、管理、市場推廣方面的經驗,加快企業自身改革的速度和力度,最終形成良性競爭的市場氛圍;最后,對消費者而言,進博會的舉辦讓中國消費者能接觸到更多國際產品,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
伴隨進博會的舉辦,以及國家持續加大對外開放戰略的力度,來自全球的產品、服務、智慧、人才將不斷匯聚,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2019山東自貿區承接國家戰略,“省會崛起”再上新高度
面對對外開放的大好機遇,山東省政府積極承接國家戰略,2019年8月26日,《國務院關于印發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印發實施,標志著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設立。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119.98平方公里,涵蓋濟南、青島、煙臺三個片區,提出了7方面、112項任務措施,主要包括營商環境創新、投資貿易便利化創新、金融領域開放創新、科技創新、海洋經濟發展創新和中日韓區域合作模式創新等。
濟南片區占地37.99平方公里,將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金融、醫療康養、文化產業、信息技術等產業,旨在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預計到2022年,服務企業2萬余家,帶動產值萬億元以上。
在“省會崛起”戰略的背景之下,自貿區的劃定,再一次從國家層面堅定了濟南的發展信心,正是濟南邁向全球高端產業鏈的重大機遇!2019年全市GDP達9443.4億元,較上年增長7%,經濟輻射力大幅提升,進一步趨近國家中心城市量級,區域經濟發展龍頭城市雛形已現。
2020綠地(濟南)全球商品貿易港率先引爆自貿區,打造國際濟南
作為多元化布局的世界500強企業,早在2018年第一屆進博會舉辦期間,綠地集團便整合自身商業運營、商品采銷、國際貿易、物流倉儲等領域資源,打造經上海市商務委認定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吸引了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家客商入駐,全方位對接、服務進博會的召開。
2020年,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正式進駐濟南。項目位于城市核心主干道經十路力諾工業園南北兩側,比鄰齊魯科創大走廊核心,計劃用地約930畝,規劃總面積逾百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100億。涵蓋全球商品貿易、高端甲級辦公、星級酒店、高端山居住宅等多重業態。其中,國際商品貿易將計劃引入各類海外商品22000余種,這其中不僅僅包含食品、酒水、日用百貨、服裝、化妝品等,更包含鉆石、奢侈品等多類世界頂級奢侈品。
作為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先行引爆項目以及中國進博會濟南示范窗口,項目將全方位對接和服務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承接進博會溢出和帶動效應,助力新產業、新經濟模式的創建,推動濟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