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記者走進高唐縣固河鎮黃園子村,門前栽果、院后種菜、庭中有花幾乎成為每家每戶的“標配”。“以前,村里的房前屋后、道路兩側隨處可見柴草堆、垃圾堆、破舊豬牛圈等,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阻礙交通,不過現在已經大變樣了。”村民李天軍一邊介紹,一邊將記者帶到了自家后院的一處小菜園,只見辣椒、茄子、黃瓜等蔬菜長勢正旺。“這里以前是一處舊宅院。經村里統一規劃后,我們拆除了殘垣斷壁,改造成了小菜園。”
走在高唐縣趙寨子鎮蔣官屯村的鄉間小路上,朵朵油葵向陽綻放,金黃燦爛的花海與整潔的村舍、蜿蜒的村道相互映襯,構成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美景。誰能想到,這一片片生機勃勃的油葵種植地,曾經竟是廢棄坑塘和閑散宅基地。
“今年以來,趙寨子鎮抓住人居環境整治的有利時機,聚焦村莊環境治理難點、堵點,在蔣官屯村、東屯、西屯等多個村莊開展了集中攻堅行動。針對村內坑塘存在垃圾堆積、水體污染以及閑散宅基地長期閑置、雜草叢生等問題,鎮、村干部積極動員,組織人力、機械,對坑塘進行清淤疏浚、垃圾打撈,對閑散宅基地進行全面清理、平整。”趙寨子鎮人大副主席肖洪普表示,通過充分調研和分析,鎮上決定坑塘周邊和閑散宅基地上種植油葵。油葵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管理相對簡單,而且經濟效益可觀。曾經無人問津的“犄角旮旯”,搖身一變成為“致富花田”,不僅改善了村居環境,更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益。
“今年以來,我們錨定‘改善群眾生活品質’目標,聚焦基礎薄弱村治理,深化‘以用代管’模式。為破解‘重建輕管’難題,深度挖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的實用價值,對整治后的基礎設施、公共空間、生態資源等進行功能性開發利用,并委托村委或村民使用,代替了過去簡單的政府巡查管理。全方位、深層次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顯著提升。”高唐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張瑞華表示,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治理坑塘2543處,整治空閑宅基地2655處,帶動村集體增收600余萬元,走出了一條資源活化、環境美化、治理優化的鄉村振興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