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商丘訊(張騰)為更好踐行新課標的理念和精神,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打造實小“五思四問”高效課堂,3月20日,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數學教師們齊聚一堂,共同奔赴此次春日數學盛會——課改展示課活動。
玩中學,學中樂,樂中有收獲!趙釔涵老師的《填數游戲》成為了一年級小朋友趣味挖寶的主陣地。趙老師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在獨立填數中領悟方法,合作填數中舉一反三;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在趣味十足的游戲過程中體會數學的樂趣,積累推理的經驗,提高推理能力。在孩子們的童言童語中,說理小課堂進行得如火如荼。
在《重復的奧妙》一課中,王丹丹老師有效利用預習單,在分享中引導學生找規律、說規律、畫規律;巧妙地利用“我是小小編舞家”和“我是小小設計師”的活動,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創造規律;驚喜盲盒的出現讓學生再次感受重復的奧妙,更是點燃了課堂氛圍;生活中重復現象的引入,寓數學知識于生活中,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充滿數學,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情境是問題的載體,而問題恰恰能激發學習動機,帶著對分數的好奇和疑惑,李艷麗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開始了對分數的探究之旅——《分數的初步認識》,在等分中取分數,感受分數的本質;在歷史中看發展,感受數學的演變;在創作中找分數,感受鮮活的數學。李老師的別具匠心給足孩子們充分的時間與空間,暢所欲言說分數,一步一景,讓孩子們沉浸在分數的世界中。
數學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胡艷麗老師的《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中為我們完美地呈現了這一點。胡老師借助大、小三角形之爭執情境,引發了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猜想—驗證”中,感受誤差的真實存在;重走數學發現之旅,讓孩子們認識了數學家帕斯卡,也驗證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環環相扣,步步驚喜,孩子們學得盡興,說得精彩。
在《統計與概率》領域中又有著怎樣的數學故事呢?李霞老師的《平均數的再認識》一課中,一則備受關注的新聞視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同時也引爆了孩子們對平均數的討論,讓孩子們再一次走近平均數;盲猜年齡的巧妙設計讓孩子們思考不斷,胸有成竹地分享自己的答案,交流互動中感悟平均數的靈敏性;李亮的工資情況更讓孩子們對平均數有了進一步認識,讓孩子們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數是數學的靈魂,形是數學的支架,當數與形相遇時,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路紅春老師的《數與形》告訴了我們答案,復雜的計算在圖形的支持下變得那么直觀、有趣。以形助數、以數解形,數形互助,助力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讓抽象的內容直觀化、讓直觀的圖形內涵化,深入體會和感悟“數形結合”思想,構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聽課的老師們紛紛進行了現場分享,互相交流聽課感悟;“最表達”環節更是引爆了活動現場,最機智的點撥、最喜歡的環節、最感動的瞬間、最閃亮的回答……思緒流轉之間閃現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