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龍頭肉類加工企業雙匯不太平,屢次被爆出質量問題,引起市場關注。
日前,王女士爆料稱老公在雙匯火腿腸中吃出活蟲,立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短期內這已經不是雙匯第一次出現質量問題了。
9月19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第3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公告顯示,14批次樣品不合格荊門市東寶區家年華超市泉口店銷售的標稱雙匯集團·宜昌雙匯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雙匯大香腸(香辣風味)(生產日期:2019-06-09),氯霉素檢出值為0.77ug/kg,標準規定為不得檢出。
8月2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曝光5批次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南昌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上海市寶山區茂海肉店(水產西路938號潤通集貿市場B08-09)銷售的里脊肉(生產日期/批號:2019/05/11),檢出了不得檢出的禁用物質氧氟沙星(含量:88.1微克/千克),以及殘留量超標3.48倍的磺胺類物質。
2018年,據江蘇新聞廣播報道,有南通市消費者反映,購買雙匯玉米味火腿腸后發現塑料棒,事后多次協商獲賠償3000元;2017年,據信網報道,青島青西新區的管先生在雙匯清脆腸中吃出紅色衣物,最后獲賠千元。
除了質量問題,雙匯或還存業績下滑難題。非洲豬瘟影響下,雙匯難以獨善其身,豬肉價格上升不斷帶動成本提高,此番被曝吃出活蟲,不知雙匯如何消化不良影響,扭轉業績不理想的狀態。
2016-2018年,雙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18.45億元、505.78億元、480.32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2.44%、-3.25%;同期雙匯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05億元、43.19億元、49.15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1.95%、13.78%。2019年上半年,雙匯實現營業收入254.55億元,同比增長7.26%;同期歸母凈利潤為22.31億元,同比增長-0.16%。
數據可見,近年來雙匯的營業收入已連續下滑,2019年營收雖有起色,但卻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究其原因,則是成本端的不斷增長。
2019年上半年,雙匯營業成本為204.74億元,同比增加10.22%。屠宰業和肉制品加工的營業成本分別為150.39億元、119.03億元,分別同比增加7.56%、9.65%。其中,生鮮凍肉、高溫肉制品、低溫肉制品的營業成本均同比增加7%以上。
成本的增加導致雙匯的毛利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2019年上半年雙匯毛利率為19.5%,相比于上年同期下滑2.16%,分產品高溫肉制品、低溫肉制品的毛利率均有下滑。
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朱丹蓬分析認為,雙匯營收下滑與其在低溫以及中高端產品布局相對較慢有很大關系,其整個業務體系或存在運營不暢等問題,還有就是其高管辭職以及“創二代”接班等內部原因,這或是整個雙匯在近兩年營收不斷下滑的關鍵因素。
2017年,雙匯職工代表監事李連魁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監事一職;副總裁宋保國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所擔任的公司副總裁職務;副總裁劉清德因個人原因請求辭去所擔任的公司副總裁職務;調整劉紅生副總裁職務,聘任王豪杰為公司副總裁。
2018年,雙匯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經公司控股股東推薦,公司提名委員會審議,公司董事會提名,公司第七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為萬隆、焦樹閣、萬宏偉和馬相杰。獨立董事候選人為楊東升、杜海波、羅新建和劉東曉。
值得注意的是,萬宏偉為雙匯發展董事長萬隆之子,1973年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雙匯“創二代”正逐步走向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