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 題:讓綠色清潔電照亮未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提出4周年觀察
新華社記者姜琳
23日,菲律賓宿務島。東亞及西太平洋電力工業協會2019年CEO大會上,一份覆蓋亞洲的能源互聯網研究報告備受關注。
這份報告,來自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旨在推動建設多能互補互濟、區域共建共享的亞洲能源“一張網”,讓更多綠色清潔電照亮未來。
2015年9月26日,中國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大倡議。4年過去,這一倡議在國際社會積極支持下,成為引領能源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全球行動。
“全球能源互聯網,就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是清潔能源在全球范圍大規模開發、輸送和使用的重要平臺和現代能源體系。”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說。
劉振亞認為,只有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才能實現清潔發展規模、速度和質量的全面提升,從根本上扭轉氣候變化的嚴峻局面。“這是加快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治本之策。”
“全球氣候變化形勢現已極為嚴峻,”劉振亞說,“未來幾年是全球減排的關鍵期,留給我們的時間窗口正在關閉,加快全球行動已刻不容緩。”
從認識、了解到認可、支持,再到參與、共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凝聚起強大共識。
4年來,全球能源互聯網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聯合國促進《巴黎協定》實施、生態環境治理、解決無電貧困等工作框架,推動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低碳發展、電網互聯、提升電氣化水平等方面積極實踐。
4年來,全球能源互聯網寫入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政策建議報告、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北京宣言等,在五大洲舉辦400多場國際會議和大型報告會,國際影響力與帶動力日益增強。
2018年4月,哈佛大學法學院報告廳。一場名為“全球能源互聯網——低碳清潔發展之路”的專題報告會,吸引了該校300余名師生到場聆聽。
不光理念新,而且可操作、可復制、可統計、可考察,這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最獨到之處。它從技術、經濟角度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綜合解決方案。
如今,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四梁八柱”搭建完畢。
規劃方面,“九橫九縱”全球骨干網架、六大洲和東南亞、東北亞等重點區域能源互聯網規劃研究基本完成;
技術方面,以特高壓大容量輸電、海底電纜、柔性直流、風光儲輸聯合運行等為代表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相關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標準方面,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和技術裝備創新行動綱要制定并發布;
項目方面,一批清潔能源開發和電網互聯項目正在扎實推進。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會員總數已超過700家,覆蓋96個國家和地區,涉及能源、電力、信息、金融、科技、環保等多個領域。
從愿景到規劃,從理念到行動。全球能源互聯網正在開辟一條引領世界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的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