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財經 > 正文

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13萬億元 未來行業治理路怎么走?

來源:新華網編輯:馬永欣發布時間:2019-09-26 17:15:58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題: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13萬億元 未來行業治理路在何方?

  新華社記者劉慧

  近年來,私募基金尤其是股權創投基金快速發展,成為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為創新資本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中國基金業協會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4304家,備案基金77722只,管理資產規模達13.33萬億元。

  數據顯示,2018年,私募基金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本金新增1.22萬億元,相當于同期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6.3%;2019年投向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本金新增2514億元,相當于同期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1.9%。

  回顧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自2013年6月開始,基金法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納入統一規范,并明確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實施監督管理,由行業協會實施登記備案和行業自律。此后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在各方努力探索下,私募基金行業治理不斷邁出探索步伐。

  2017年12月以來,私募基金登記備案邁入注冊式發展和信用運用期。這一時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須知》《私募基金備案須知》先后發布并更新,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形成“落實信義義務、反欺詐、促進資本形成”三大工作目標。

  “形成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的共識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近日在2019年中國母基金峰會暨首屆鷺江創投論壇上指出,表面上看,登記備案是協會審核規則與市場機構行為之間的博弈過程,實質上是行業治理規律與市場發展規律之間的契合與互動。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真正全面準確地認識私募基金自律管理與發展中的成就和不足。

  洪磊介紹,私募基金行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也因制度供給短缺、各方對行業本質和監管規律認識不足等原因,面臨管理人登記“集團化”問題、無展業能力機構出清問題、偽資管問題、銷售適當性問題等困擾。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私募基金行業的發展要繼續堅持樹立和傳遞“非持牌、受監管、不是法外之地”的理念,在登記備案工作中切實平衡好審核質量、辦理效率與防范風險之間的關系,推動行業充分理解并回歸信義義務,防范利益沖突,促進資本形成,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對此,洪磊表示,將從六個方面優化私募基金治理,激發創新投資活力。一是進一步提升登記備案標準化和透明度,提升合理預期與合規自覺。二是進一步做好信息公開公示,讓市場評判,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筑牢信義義務專業化市場約束。四是用好大數據信用工具,提升風險監測預警能力,夯實差異化、精準化管理基礎。五是更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落實行業發展正當訴求。六是推動央地分工協調聯動,建立司法、行政和自律三位一體治理格局。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一级a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色欧美色2019在线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