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0月14日電 題:當火熱的大眾創業“植入”活躍的新金融“土壤”
新華社記者 胡旭
剛在課堂上指導了論文,又到公司開了一場辦公會,馬上還要趕去談項目……夏琦每天的日程排得很滿。作為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她要上課帶學生;作為區塊鏈技術公司迅鰩科技的首席執行官,她又要創業帶隊伍。
自從公司落戶到成都交子金融夢工場,夏琦對自己繁忙的狀態樂此不疲。“區塊鏈技術必須貼近豐富的應用場景,才能真正產生價值。”夏琦解釋,交子金融夢工場在金融科技領域漸成生態,提供了化學反應的無限可能。
交子金融夢工場是成都市于2016年啟動打造的一個金融科技創孵平臺。平臺圍繞金融安全、數據征信、快捷支付、新型融資、財富管理、區塊鏈金融等細分領域加速產業集聚,目前已吸引160多家企業和4000多名從業人員。
走進交子金融夢工場二期辦公樓大堂,碩大的顯示屏正滾動播放成都的金融雙創政策,旁邊的柱子上密密麻麻貼滿了幾十家入駐公司的銘牌,幾張行業交流活動的預告海報也很醒目。透過走廊上的落地窗往里看,有人在聚精會神地辦公,有人在熱烈地討論。
“剛起步的時候主要是做物理聚集,現在則是以構建金融產業生態圈和金融科技創新生態鏈為目標。”成都交子金融夢工場董事長王娟介紹,平臺聯合監管、產學研、配套服務等機構建立起創新共同體,招引和培育了一批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并以此向實體經濟賦能。
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數聯銘品聯合創始人尹康說,公司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專門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產品,既解決了銀行推進普惠金融的痛點,也實現了自身快速發展。
在成都,像這樣以新金融生態為特色的眾創平臺還有不少,同樣起步于2016年的天府國際基金小鎮又是一例。
天府國際基金小鎮總經理譚嘯說,如果說基金是創業者的加速器,那么基金小鎮就是基金的加速器。
“相比投資機構本身,我更愿意大家關注我們投資的項目。”入駐小鎮的合力投資副總裁彭洲說,合力專注于早期天使投資,并且不刻意追求“風口”,堅持耐心“陪跑”,在成都投資的15個早期項目,目前都表現出很好的成長性。
“上午拿到執照,下午就注資!”駒馬物流創始人白如冰對此深有感觸。他說,公司尚未注冊,商業模式還處于驗證階段,合力就已經介入,“正是在彭洲的鼓舞下,我才第一次站上創業比賽的舞臺,并逐漸成長為一名創業‘專業選手’。”
如今,以科技手段改造同城配送的駒馬物流,已完成C輪15億元融資。“早期風險基金的介入,增加了我們的試錯空間,幫助邁出創業第一步。”白如冰說。
包括合力資本、IDG資本、成都發展基金、德同資本等在內,在天府國際基金小鎮200余畝的核心起步區,目前已引入基金業相關機構358家,管理的社會資金總規模達到3468億元,成為西部地區具有相當競爭力的資本高地。
“資本也需要抱團發展。”在譚嘯看來,項目的規模有小中大,投資的時機有早中晚,基金資源的聚集有利于形成對實體經濟的系統性支撐,投資門類的專項化和商業模式的跨界化,都要求形成更加成熟的基金生態,基金小鎮適應并加速了這個進程。
為促進項目和資本互通,天府國際基金小鎮常態化開展各種投融對接,開鎮至今已舉辦各類重大活動近200場,參與總人數超過4萬人。同時,基金小鎮還走出成都,推動四川綿陽、德陽等地的產融對接合作,為300多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資本助力。
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政策與產業發展處處長蘇浩宇認為,“穩金融”既包括金融行業本身的穩健發展,更要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依托交子金融夢工場和天府國際基金小鎮等金融聚集區,成都在創新金融生態支持大眾創業上蹚出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