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的電競營收達1.64億美元,在全球市場占比18%;2018年全球電競觀眾人數達3.8億人,同比增長13.8%,其中約1.25億觀眾來自中國,占全球電競觀眾的33%。從收入貢獻規模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競市場,且這一市場也是全球電競產業擴容的最大引擎。
與此同時,正在加快建設“全球電競之都”的上海,集中了全國80%以上的電競企業、俱樂部、戰隊和直播平臺。目前上海的電子競技場館數量約35家,上海知名電競俱樂部占全國48.7%,全國每年500多項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電競賽事中超40%在上海舉辦。
昨天下午,《中國電競產業發展分析報告》在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現場發布。這是國內第一份基于大數據和全球電競產業發展現狀的分析報告。該報告指出,對于起步晚、但呈爆發式增長的中國電競產業而言,未來幾年,將保持高于20%的高復合增長率。可以說,在世界電競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電競產業的發展速度將領跑全球;在中國電競產業高速發展的環境中,上海的電競產業發展速度領跑全國。尤其是當長三角地區在全國六大“電競小鎮”中占據三席,一個以上海為磁極的電競產業鏈將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亮點。
該報告提到,經歷10多年的探索,中國電競正在經歷快速發展的時期。中國電競不僅在體育競技賽場上不斷嶄露頭角,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在不斷升級。2017年12月,上海“文創50條”發布,首次提出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電競之都”。2019年,又相繼出臺了上海“電競20條”、上海“體育產業30條”。加之國際化程度、文化底蘊、人才資源合力支撐著上海電競產業的發展,“全球電競之都”建設近年來不斷加速升級。
以上海報業集團為例,集團于今年初與靜安區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電競產業發展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作為上海市級層面電競產業的主要推動力量,其下屬的新華發行集團新華園一期內已集聚了一批電競及游戲周邊企業,新華發行集團還將以新華園二期改造更新為契機,打造“南新華”電競中心。
為樹立電競產業標桿,為上海建設“全球電競之都”做出表率,過去一年間,靜安區也從完善政策保障、聚焦重點領域、落地電競賽事、優化企業服務等多維度發力,促進電競產業發展,推動電競產業集聚,為區域經濟的創新發展增添新動能。11月28日,由靜安區與上海市體育總會、市電競協會合作的首屆電子競技上海大師賽將拉開帷幕。
《中國電競產業發展分析報告》是根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報業集團統一部署,上海新華發行集團作為實施主體,與中譯語通合作開展的“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發展研究”項目形成的。報告分析的數據依據主要來自《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堡壘之夜》《絕地求生》《爐石傳說》《守望先鋒》等當下15款主流電競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