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財經 > 正文

年入不超12萬或補稅不超400元 可以免匯算清繳

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馬永欣發布時間:2019-12-15 17:02:32

  原標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明確個稅匯算清繳有關政策

  年入不超12萬或補稅不超400元 可免匯算清繳

  個稅匯算清繳漸行漸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14日對外發布公告,明確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有關政策;同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

  業內人士表示,即將在明年開展辦理的個稅匯算清繳,將幫助納稅人精準計算實際納稅義務,為中低收入者免匯算、減負擔,保障個稅改革成效充分顯現,推動個稅改革最終落地落實。

  看點一

  匯總收支、精準計稅

  推動個稅改革落地落實

  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正式實施。“起征點”上調、調整稅率結構、引入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空前力度的改革給千家萬戶送來更大力度減稅,也帶來個稅征管的巨變。

  如今,我國個稅實施“代扣代繳、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優化服務、事后抽查”的稅收征管模式。匯算清繳是個稅制度由分類邁向綜合所必需的配套保障措施,是推動個稅改革落地的關鍵環節,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業內人士稱,簡而言之,匯算清繳就是在平時已預繳稅款的基礎上查遺補漏、匯總收支、按年算賬、多退少補。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廣大納稅人的收入結構和各月取得收入不盡相同,或會出現納稅人申請退稅或補繳的現象。“匯算清繳事關千家萬戶切身利益,將促進納稅人更加精準計算全年實際納稅義務,進一步促進合理納稅。”

  在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看來,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細化了匯算清繳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確了涉稅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將進一步推進建立現代個稅制度,促進社會公平。

  看點二

  稅款多退少補

  為中低收入者免匯算、減負擔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辦理年度匯算清繳?征求意見稿對實際中的不同情形進行了明確。

  為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此次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明確了三種無需辦理年度匯算清繳的情形。

  納稅人需要補稅但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12萬元、納稅人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根據征求意見稿,納稅人若符合上述情形之一,就不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這些措施將進一步降低稅收遵從成本,進一步切實減輕納稅人,特別是中低收入群體負擔。”李旭紅說。

  征求意見稿同時明確了兩種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一是2019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二是2019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400元以上的。納稅人若符合上述情形之一,則需要辦理年度匯算。

  據業內人士介紹,通常情況下,若納稅人平時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則需要辦理年度匯算:一種是平時多預繳了個稅,需要申請退稅;另一種是少預繳了個稅,應當補稅。

  看點三

  自辦、代辦、線上辦

  多渠道辦稅便利納稅人

  依據新個稅法,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我國居民將迎來首次個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辦理。

  當前,大多數百姓對匯算清繳這一新鮮事物還較為陌生。為更好地服務廣大納稅人,征求意見稿提出,將提供高效、快捷的辦稅方式,加強政策解讀和操作輔導,及時為納稅人答疑解惑。

  自行辦理、請任職受雇單位辦理、委托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代辦——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辦理匯算清繳的三種方式,納稅人可自主選擇其中之一。

  在辦理渠道上,征求意見稿明確,納稅人可優先通過網上稅務局、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辦理年度匯算,稅務機關將按規定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預填服務;不方便通過上述方式辦理的,也可以通過郵寄方式或到辦稅服務廳辦理。

  “便民理念是征求意見稿的一大亮點。”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財政學系主任劉怡表示,根據征求意見稿,廣大納稅人可優先通過網絡和手機享受申報表預填服務,只需查看、修改、確認即可完成申報。

  據了解,稅務機關還將推出系列優化服務措施,加強年度匯算的政策解讀和操作輔導力度,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提示提醒服務,分階段、分梯次引導納稅人錯峰辦稅,通過涉稅咨詢幫助納稅人解決辦理年度匯算中的疑難問題。

  此外,對于因年長、行動不便等獨立完成年度匯算存在特殊困難的,納稅人提出申請,稅務機關可提供個性化年度匯算服務。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羅天舒表示,稅務部門將做好個稅匯算清繳各項準備工作,通過最大限度的便民舉措,切實幫助納稅人依法足額享受個稅改革紅利。

  同日發布

  2019年個稅匯算清繳事項

  公開征求意見

  記者14日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切實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國家稅務總局起草了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的公告(征求意見稿),于12月14日至26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新個稅法的實施,我國首次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匯算清繳是個稅制度由分類邁向綜合所必需的配套保障措施,是推動個稅改革落地的關鍵環節,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征求意見稿細化了匯算清繳工作的基本遵循,明確了涉稅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說。

  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做好個稅匯算清繳各項準備工作,及時解答納稅人的各類問題,通過最大限度的便民舉措,切實幫助納稅人依法足額享受個稅改革紅利。文/新華社

  填報服務

  填報明年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 國稅總局提醒九大易錯點

  針對納稅人在填報新一年度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國家稅務總局12月14日發文,提醒要特別注意一些容易填錯的地方。

  提醒一

  同一子女的子女教育扣除項目

  父母雙方扣除比例應符合政策規定標準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納稅人需要與共同扣除人進行溝通,確認雙方填報的子女教育(同一子女)扣除比例之和不超過100%。

  提醒二

  夫妻雙方非婚前分別購買的住房

  只能選擇一方扣除住房貸款利息

  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經夫妻雙方約定,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扣除。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其貸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選擇其中一套購買的住房,由購買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雙方對各自購買的住房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需要提醒的是,提醒納稅人確認其住房是否為夫妻雙方婚前分別購買,如果屬于婚后購買的,只能選擇一方扣除;如果屬于婚前分別購買的,需與配偶溝通確認扣除方式。

  提醒三

  納稅人填報的贍養老人項目

  共同扣除人的合計扣除金額要符合標準

  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梢杂少狆B人均攤或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分攤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于約定分攤。納稅人與共同扣除人進行溝通,確認各自填報的贍養老人扣除金額之和不超過2000元,且每人分攤額度不超過每月1000元。

  提醒四

  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納稅人只能選擇一處扣繳義務人扣除

  納稅人同時從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辦理專項附加扣除的,對同一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只能選擇其中一處扣除。需要提醒的是,納稅人檢查是否存在同一項目多處扣除的情況,如果存在應當及時作廢多余的扣除項目。

  提醒五

  納稅人與其配偶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

  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

  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規定標準定額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由簽訂租賃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雙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需要提醒的是,提醒納稅人與配偶進行溝通,如果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確認沒有同時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提醒六

  納稅人與其配偶不能同時扣除

  住房租金和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納稅人及其配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同時分別享受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專項附加扣除。需要提醒的是,提醒納稅人與配偶進行溝通,商定各自享受的扣除項目和扣除方式,確認沒有同時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貸款利息支出。

  提醒七

  納稅人應當確保填報

  子女、配偶、贍養老人身份信息準確

  納稅人對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發生變化的,納稅人應當及時向扣繳義務人或稅務機關提供相關信息。需要提醒的是,提醒納稅人檢查填報的子女、配偶、贍養老人身份信息是否與其身份證件上記錄的信息保持一致。

  提醒八

  納稅人填報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

  應當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享受扣除

  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需要提醒的是,提醒納稅人填報技能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繼續教育扣除的,應當為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并檢查填報證書名稱、證書編號、發證機關、發證(批準)時間等信息是否與證書保持一致。

  提醒九

  納稅人填報學歷繼續教育的

  應當為中國境內接受的學歷(學位)

  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需要提醒的是,提醒納稅人接受繼續教育類型應當為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教育,比如自學考試、成人高考、同等學力申請學位、網絡大學等可享受學歷繼續教育專項附加扣除。(記者 張欽)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 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亚洲欧美制服在线 | 亚洲精品极品国产精品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第一线路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