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正
ID:BMR2004
三只松鼠(300783.SZ)12月3日盤中發布“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稱,截至2019 年12月3日上午,公司全渠道成交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受此利好刺激,午后公司股價直線拉升,漲逾8%。
但另一邊,一直圍繞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問題卻再度升級。
沈陽的車女士在“雙十一”期間買了三只松鼠的“足跡面包”,打開后竟然看到包裝袋內有一只完整的蒼蠅“尸體”,這讓車女士無法接受,于是將這個事情發到微博上,并@了三只松鼠的官方微博,11月17日,三只松鼠客服聯系到車女士,稱愿意單方面賠償300元。但是車女士沒有接受。
盡管今年三只松鼠實現了上市,但是產品安全問題依然突出,黑貓投訴平臺上三只松鼠的投訴依然高達293件(截止12月17日),相較而言,其競爭對手的投訴約為其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商學院》記者看到,三只松鼠主要投訴內容都是圍繞食品安全,例如包裝里有異物,產品發霉,事物中毒等問題,尤其是產品里有各種異物非常普遍。
對于三只松鼠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代工企業的具體情況,《商學院》記者聯系到三只松鼠負責公關業務的殷翔,但是截稿前并沒有收到相關回復。
起底三只松鼠零食代工廠
三只松鼠曾引以為傲的商業模式就是代工模式。在三只松鼠的宣傳報道中將自己形容為堅果產品的“搬運工”,委托眾多的供應商企業代工,然后成品運輸到三只松鼠的工廠,三只松鼠負責包裝和銷售。
但是這樣的模式為什么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屢屢發生,投訴不斷,產品質量差強人意?或許這與三只松鼠選擇的代工企業有一定的關系。例如2018年三只松鼠的代工企業之一的杭州鴻遠食品有限公司就曾經在2018年12月10日,因為生產、銷售不合格的松子,被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根據企查查顯示,該企業被工商處罰多達7次,包括生產假冒偽劣食品、水污染事故等,以及提供不真實統計數據,涉嫌信用問題。
到底三只松鼠的這家代工企業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記者到杭州蕭山進行了實地調查。從杭州市區出發大約30公里,輾轉幾趟地鐵和公交車,記者來到位于章潘橋村的鴻遠食品。這家企業規模并不大,僅有一間車間,廠房陳舊,門前是大貨車密集來往的03省道,而車間的另外一面就是鐵路,車間則是窗戶和大門敞開,生產環境令人堪憂。
據村里的村民介紹,杭州鴻遠食品有限公司規模不大,大概有幾十人,基本都是村里的村民在廠里上班,主要生產各種炒貨,有自己的品牌“姚福記”,同時也為別的企業代工。從企查查上可以看到,成立于2015年的這家企業多次因為環保問題被相關部門處罰,尤其是污水排放多次出現問題。盡管如此,從2015年開始,這家企業就一直是三只松鼠的供應商,企查查顯示,2018年三只松鼠從鴻遠食品采購金額高達1.42億元。
當記者詢問鴻遠食品2019年是否依然是三只松鼠代工場時,對方拒絕正面回復,聲稱“去問三只松鼠。”《商學院》記者就發現的代工企業環境問題、品控問題、選擇代工企業標準及上述鴻遠食品在2019年是否仍然作為三只松鼠的代工企業等問題,向殷翔發去采訪函,截止發稿,對方亦未回復。
由于三只松鼠出品的面包成為黑貓投訴平臺上投訴的重災區,記者走訪和調查了足跡面包、手撕面包的兩家代工企業,海之最食品(武漢)有限公司和多鮮(昆山)食品有限公司。武漢海之最主要為三只松鼠代工足跡面包和肉松餅,而多鮮(昆山)食品主要為三只松鼠代工手撕面包、全麥谷物土司、乳酸菌小伴侶面包等產品。
海之最食品(武漢)有限公司位于武漢漢口郊區的一個工業園里,廠區面積不大,占地15畝,由兩棟廠房組成。記者雖然無法進入廠區內部,但是可以看到廠區內部的管理一般,工人在廠區里隨便抽煙,廠區內還有小孩子在玩耍,廠區內管理比較松散,衛生狀況一般。根據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其注冊資金1000萬元,自身風險多達17條,從新聞輿情里可以看到2019年因為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該企業被多次處罰,例如2019年4月,該企業生產的“海之最鋼琴蛋糕”和“圓滿小蛋糕”的丙二醇抽檢不合格,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企業進行了處罰,并要求對不合格產品進行封存、下架和召回。此外,其他城市也多次抽檢該企業的產品出現不合格情況。
記者就上述車女士的投訴及日常產品質量控制、三只松鼠是否在工廠設立質量監督的工作崗位等問題向海之最食品(武漢)有限公司發去采訪函,至記者發稿前并未收到回復。
而投訴最多的手撕面包、全麥面包的代工企業,多鮮(昆山)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昆山和上海青浦交界地帶,記者在該企業門前看到企業的銷售人員正在廠區門口銷售面包和蛋糕等產品,其中就有多種款式的三只松鼠的面包,但是所有產品包裝上都無生產日期,銷售人員特別強調都是這幾天生產出來的,不會有質量問題。但是記者買了一部分樣品回來,發現包裝里已經出現濕氣,顯然已經不是真空狀態,這樣的產品如果進入渠道很可能會發霉變質。
(圖:記者從多鮮(昆山)食品廠區門口購買的面包,包裝正反面及封口處均無生產日期)
從企查查上顯示,多鮮(昆山)食品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主要生產銷售面包、蛋糕等食品,今年為三只松鼠代工生產手撕面包等產品,但是從黑貓投訴平臺看,其生產的手撕面包成為投訴量最大的單品。
記者就在廠區門口就能買到沒有生產日期、且品牌為三只松鼠的面包一事采訪多鮮(昆山)食品有限公司,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同時,記者也就其日常質量管控、三只松鼠日常是否在多鮮工廠設立質量監督等崗位向多鮮(昆山)食品有限公司發去采訪函,對方并未回應。
在三只松鼠眾多的代工企業中,含羞草(江蘇)食品有限公司算是規模比較大的一家企業,記者從南京出發,輾轉多次車,終于找到這家位于南京溧水區工業開發區里的工廠,和三只松鼠的其他代工企業相比,含羞草食品規模都要大很多,廠房占地面積很大。據常年在這里做生意的商販介紹,這家企業有兩三千職工,規模在溧水排前幾名,有自己的品牌食品,也為其他企業代工,其中2018年為三只松鼠代工干果和芝士蛋糕、菠蘿燒等產品,是三只松鼠2018年的第二大供應商,采購金額高達2.12億元,主要為三只松鼠生產芒果干、菠蘿干、草莓干、蛋糕、堅果等。
不過,盡管企業規模大,其產品質量也存在問題,根據企查查上的處罰內容,2019年其生產銷售不合格的琥珀核桃仁被溧水區市場監管局處罰;2018年也多次被相關監管部門處罰。
由于三只松鼠拓展零食品類,品種多達幾十種,代工企業涉及數十家,分布在全國十幾個省的幾十個城市和縣,很多食品企業位置偏遠,記者實地調查和走訪其中的5家代工企業就輾轉很多交通工具,花費兩周時間。對于三只松鼠而言,如果僅僅代工卻無法對其代工企業進行品控和衛生監督,其消費者投訴會越來越多,最終將損傷三只松鼠的品牌信譽。
事實上,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零食類的投訴量已經大大超過了堅果、干果,其中面包是投訴的重災區,粗略統計面包的投訴量高達55件,甚至超過堅果的投訴量。大部分投訴的內容都是因為面包發霉變質、包裝內有異物,比如蒼蠅這樣的情況發生,嚴重的甚至導致消費者食用后腹瀉、嘔吐、住院。
小代工企業背后的困境
作為三只松鼠的代工企業,這些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多數是規模較小或者成立時間不長的企業,他們急需訂單,因此對于三只松鼠這樣的“大客戶”,自然缺乏話語權。記者在梳理最近幾年三只松鼠的供應商名單,發現,其實多數代工企業都不是業內知名的食品加工企業。
例如2016年、2017年三只松鼠的第一大供應商--杭州臨安新杭派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初始注冊資本僅為300萬元,2017年6月變更為2000萬元;杭州鴻遠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初始注冊資本也是300萬,同樣在2017年6月變更為2000萬元;2018年第一大供應商江蘇鴻濱食品有限公司,采購額為3.98億元,占到7.54%,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為自然人獨資。記者從相關資料中查到杭州臨安新杭派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杭州130公里外的臨安鄉鎮。
三只松鼠另一個特點是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一度高達80.27%,近幾年有所下滑,但仍高達64.1%,遠高于同行業公司。截至2018年末,三只松鼠負債合計為19.85億元,占比最大的是13.39億元的應付賬款,其中主要是應付供應商的貨款。本身的強勢加之旺季備貨等原因,會導致拖欠供應商款項,這并不利于保持公司的產品品質。
顯然,雖然長期為三只松鼠代工,但是其下游的代工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有媒體報道三只松鼠的多家代工企業經常處于停工狀態,一方面長期拖欠供貨商的欠款,企業資金壓力巨大,另外一方面代工企業幾乎沒有利潤空間,還隨時都面臨被甩了的可能,這也使得這些下游的小企業缺乏保障。于是,很多企業也開始推出自有品牌的產品,避免對三只松鼠過多的依賴。顯然,這樣的生態環境下,代工企業的產品品質難免出現問題。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三只松鼠近年頻頻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根源,主要是其貼牌+代工的產品生產模式,對于食品企業而言代工模式容易出現質量問題。最重要的生產環節外包給不同的供應商,對質量的管控就成為最大的考驗。
盲目擴展品類 質量失控
從2018年開始,三只松鼠就已經不滿足于干果、堅果的品牌定位,開始向零食的全品類擴張,很顯然,在做了堅果幾年之后,這個垂直細分領域的增長已經逐漸飽和,為了繼續保持持續的快速增長,對于三只松鼠而言就是向其他品類擴張,比如2019年三只松鼠也推出了自己的飲料品牌“第二大腦”。而三只松鼠的零食產品則是大規模擴張。
根據記者調查,三只松鼠的零食種類已經多達幾十種,從面包、蛋糕、餅類到肉干、魚干、薯片、水果干、罐頭可以說幾乎覆蓋了中國零售種類的所有領域。然而,品類擴張帶給三只松鼠的是銷售收入的提升,2019年銷售突破100億元,但背后因為代工帶來的食品安全隱患對品牌損傷也顯而易見。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進行了粗略統計,在全部290件投訴案例中(截至2019年12月14日),有大約50件投訴內容屬于堅果和大禮包的問題,還有約 120件主要來自三只松鼠的新品類,比如面包、肉干、水果干、罐頭、薯片等品類。而這些產品均為三只松鼠的代工企業生產。這些被投訴的產品背后的代工企業多達三十家,分布在全國各地,多數都是規模較小知名度低的區域性的食品企業。
在品牌戰略專家李文剛看來,三只松鼠短短幾年時間做到了堅果領域的第一品牌,但是擴張到其他零食領域,雖然門檻并不高,但是零食領域是一個巨大的紅海市場,三只松鼠的品牌并不占優勢,在很多細分垂直市場品牌不存在優勢;而且三只松鼠采用代工模式,其產品本身同質化,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反過來會透支三只松鼠的品牌聲譽。
對三只松鼠的食安問題,《商學院》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