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說,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而這句話的重點,便是要找準行業風口。但是在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行業風口。比如說近幾年的共享經濟、新能源汽車,2000年初期的互聯網門戶網站、房地產。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我國最大的一個行業風口則當屬保健品行業。即使到如今,國內仍有不少的百億富豪都是依靠保健品行業崛起的,比如巨人網絡的史玉柱(目前身價380億元)、健康元藥業集團的朱保國(目前身價450億元),他們的發家都離不開保健品。然而,史玉柱與朱保國雖然都稱得上是國內保健品行業的巨頭,但是還并不是當時國內保健品做的最大的。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家保健品公司,成立3年便做到年銷80億元,一度被稱為山東省最大的民營企業,也是當時國內最大的保健品公司,最終卻因為一場官司而迅速沒落。
三株公司創始人吳炳新
如今,說到山東省的首富,大家或許會想到在2019年5月病逝的魏橋創業集團創始人張士平。而在上個世紀90年代,山東最知名的企業家則當屬三株公司的創始人吳炳新。
吳炳新1938年出生在山東省榮成市,自幼家庭貧困,而且在5歲時喪父,6歲時喪母,家里8個兄弟姐妹最終只活下來2個,可以說經歷非??部?。而成年后,吳炳新先后在村里做過會計,在廠里做過工人,前半生也算是碌碌無為。直到1987年,時年49歲的吳炳新因為一場重病,辭去了之前的工作,開始創業。前兩年,吳炳新承包過糕點廠,也開過小商場,但是效益都不太好。直到1989年,吳炳新成立“大陸拓銷公司”,開始進入保健品行業,事業才迎來轉機。
三株公司
創辦大陸拓銷公司之后,吳炳新先是代理過保健品“天安851”,不過并沒有做起來。隨后,吳炳新又成功拿下上海交大所研發的“昂立1號”口服液的代理,并在短短3年時間里,在全國成立了15家銷售子公司,把銷售額做到1個億,從中賺到了第一桶金。
1994年,通過代理保健品賺到不少錢的吳炳新,自己注冊成立了三株公司,開始了自己打造保健品品牌,推出了當時的保健品爆款三株口服液。三株公司成立的第一年,銷售額便突破了1個億。成立第二年,銷售額做到33.5億元。而到第三年時,也就是1996年,三株公司的年銷售額達到了80.6億元,堪稱當時國內最大的保健品公司。
根據公開的數據顯示:三株公司當時在全國開了600多家分公司,2000多家辦事處,銷售人員高達15萬人,是山東省當時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除此之外,三株公司還在這3年里收購了26家藥廠,打造出了自己的保健品帝國。然而,達到巔峰的三株公司,此后在短短一年時間里,因為一場打贏的官司便迅速的沒落了。
三株公司的生產基地
1996年9月,湖南常德一個老人因為買了10瓶三株口服液,喝了后因為過敏,在2個月后死亡。此后,該老人的兒子便將三株公司告上了法庭。而經過一年多的調查與官司,三株公司雖然在最后打贏了官司,并且證明老人的身亡與喝三株口服液無關,但是在消費者的心中,仍然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在短短1年多的時間內,三株公司的銷售暴跌,從每月賣出7個億跌到了月銷不足1000萬元,15萬的員工也陸續下崗。
此后,三株公司雖然多次想要復出,但是最終都不了了之,而之前收購的26家藥企,也先后轉手出去了23家,目前手中僅剩3家。而如今的三株公司,雖然還在,但是也早已從曾經的全國聞名,變成了如今的默默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