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于財經圈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有人說今年太“南”了,但她卻打贏了幾場“硬仗”;有人在這一年里退休了,有人卻一改低調頻頻亮相媒體;有人在這一年里永遠離開了,而有人立志要“回來”;有人坐到了“火山口”;有的人背負巨債……在2019年即將過去的時候,鳳凰網財經對2019年的財經人物做了盤點,以期通過這些人物故事,對2019年財經圈留下些許記憶。
一、易會滿:證監會來了新主席
回首2019年新年伊始時,我們迎來了證監會第九任主席易會滿。
證監會第九任主席易會滿(資料圖)
“低調”是易會滿的標簽之一,公開消息顯示,上任近一年來,他出席新聞發布會或論壇類活動僅9次,更多次的露面是在參加座談會或調研。據鳳凰網財經統計,易會滿出席機構座談會5場,外地調研4次,會見來訪者4次,接受專訪2次,發表署名文章2篇。易會滿奉行對資本市場“管少管精”。而同時,資本市場諸多重大舉措穩步推進,包括:科創板開市、兩市退市力度加強、滬倫通在倫敦正式啟動等等。
“尊重市場”是易會滿的監管原則之一,3月份首秀時,他表示“自己如履薄冰,必須敬畏市場、法治、專業及風險”,年中及年末再次表示,“要尊重市場規律,要相信市場、依靠市場,平衡好各方利益。”
2019年易會滿以新身份亮相,我們寄望在其治下的 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會有更新的氣象。
二、任正非:高調的父親 75歲再戰江湖
之前和易會滿略顯低調而現在變得異常高調的是華為創始人、孟晚舟的父親任正非。
公開資料顯示,任正非出生于1944年,今年已滿75周歲。從1987年創立華為,一直到2018年,在30多年的時間里,任正非很少在公開場合亮相。但這個低調的企業家,卻在2019年顯得異常忙碌。
2018年12月,華為首席財務官、任正非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扣留;2019年5月16日,華為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一連串的遭遇,讓任正非開始面對公眾,加大與媒體的對話頻率,來讓外界更了解華為,為華為贏得公平的商業環境。
根據華為心聲社區披露的數據,2019年任正非共接受了國內外總計37次媒體專訪,采訪文字超過20萬字。自華為1987年成立以來的前31年里,任正非有官方記錄的采訪僅為6次(其中主要集中在2013年-2016年)。這個前后反差著實巨大。
按照媒體所屬國家來劃分,任正非對話美國媒體的次數最多,達到11場,其次是英國和加拿大。在任正非的所有回答中,“美國”是出現頻次最多的詞匯(1348次),其次是中國(644次)和世界(294次),這也可以看出2019年美國和華為之間的“恩怨糾葛”。從統計可以看出,任正非與媒體的溝通,更多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盡管5G是華為最重要的戰略布局,孟晚舟是其最牽掛的人,谷歌是可能對華為產生最大影響的公司,但是都沒有進入到高頻詞匯的前五中。
三、馬云:退休
任正非高調亮相,金句頻出,大有超過馬云老師的勁頭,不過宣布退休的馬老師,江湖上仍有他的身影和傳說。
從翻云覆雨到云淡風輕。生于1964年9月10日的馬云,如愿在2019年9月10日55歲生日時退休了。
馬云說“今天不是馬云的退休,而是一個制度傳承的開始;我今天還很年輕,我還有很多地方想去折騰,想去看看”。
支撐馬云追尋個人理想的,是他一手打造的阿里帝國。阿里巴巴像一臺精密運作的儀器,即使離開了馬云,仍然有條不紊地運轉著。今年的雙11,天貓成交額又創下新紀錄,達到了2684億元,仍穩坐中國電商頭把交椅。11月26日,阿里巴巴重返港股,兌現了馬云當初的心愿,當天總市值達40121.61億港元,成為港股之王。
馬云退休之后,除了參加一些常規的經濟論壇活動以外,還經常會去做一些公益活動;在12月21日的第四屆楚商大會上,馬云又以嶄新的身份出現在大眾眼前,成為湖北省人民政府的經濟顧問,為湖北人民的經濟發展服務。
唱歌、做公益、辦大學......退而不休,看來馬云終極的生意,就是不斷尋找生活的意義。
四、柳傳志:退休
2019年退休的還有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
沒有儀式、沒有發布會、沒有媒體采訪,主角甚至都沒有露面,一封公告,75歲的柳傳志完成了35年傳奇生涯的最后謝幕。
12月18日,聯想控股宣布,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董事長,朱立南也同時卸任公司總裁,寧旻接任董事長,李蓬出任首席執行官(CEO)。
柳傳志曾經不止一次的表達過:自己很幸運,也很幸福,這輩子很值。確實,40歲創業,35年間,有太多次生死時刻擺在他的面前。離開體制下海創業,當時尚未明確的政策環境中進行國企改制,“貿工技”道路的艱難選擇,“蛇吞象”的“消化不良”,不平坦的國際化之路,多元化和業務拆分、管理團隊的代際傳承和接班人體系的建立、數字化浪潮下巨頭轉型……
柳傳志和聯想走過的每一步,都有無數同行者倒下;哪一道坎過不去,可能就沒有了今天的聯想和柳傳志的功成身退。“幸存者”柳傳志和聯想趟出了一條路。
作為中國市場經濟浪潮中誕生的第一批企業家,柳傳志的故事是一個“大時代”里的故事,一個在驚濤駭浪中成為一塊屹立不倒礁石的故事。
五、曹德旺:美國工廠刷屏
柳傳志功成身退,而比柳傳志僅僅小兩歲的曹德旺回應退休問題時表示,自己還很年輕。
2019年8月21日,由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制作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奈飛和部分院線上線,隨后立即引發中美網友熱議。
這一首部由奧巴馬夫婦的制作公司發行的電影,講述了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一個倒閉的通用汽車工廠被中國福耀玻璃買下并重生的故事,以及在此過程中,中美企業文化的碰撞與博弈。這家新工廠在2016年10月開工,當時正是特朗普贏得總統大選前的數周。特朗普在競選中承諾要阻止中國的經濟崛起,這一承諾從那時起逐漸演變成一場攪動全球經濟的貿易摩擦。至少,這部紀錄片給特朗普關于貿易戰“容易打贏”的說辭提供了一個細致入微的相反觀點。
“最重要的不是我們能賺多少錢,而是這將如何改變美國人對中國人以及中國的看法。”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對他帶到美國幫助建廠的中國工人說。
曹德旺在接受采訪時說:“‘影片在丑化中國人’是過度解讀,自己看完影片后覺得拍的不錯,也希望藉此讓美國人更多的了解中國制造業。”
在福耀玻璃美國工廠的背后,是中國企業家在當今經濟大浪潮下的冒險精神和勃勃野心。這條路注定曲折,規則、文化以及某些隱性的政治成本皆為障礙。而曹德旺正在用他自己的方法逐步解決問題,稱得上是中國企業全球化拓荒者的小小勝利。
六、董明珠:贏了
和曹德旺一樣干勁十足的是“鐵娘子”董明珠,有媒體總結,2019年,董明珠打下了三場硬仗,而且贏得很漂亮。
“戰雷軍”、“撕友商”、“造芯片”……董明珠在2019年依舊是“網紅”,是一個整年都不下頭條的女人。《福布斯》2019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單上,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位列第44位,是中國上榜的5位女企業家之一。
于格力而言,2019是關鍵之年,更是確立方向之年。12月2日,格力集團股轉協議簽訂,將15%的股權作價416億元,轉給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意味著格力混改塵埃落定。
豪賭十億頻約架。6月董明珠公開指責奧克斯奧克斯銷售不合格產品,引發了雙方的大戰。怒斥奧克斯,她表示說,現在奧克斯天天來格力挖人,而挖走的人都改名換姓了。董小姐與雷軍還有一場橫跨5年的10億賭約,根據年報,小米2018年的總收入為1749.15億元,格力的總收入為1981.2億元,顯然,是董明珠贏了。當然,董明珠并沒有要10億元,只是和雷軍約定再賭5年。
今年65歲的董明珠已經陪格力走過了30年,造手機、造汽車、造家電……這位商界“鐵娘子”永遠在狂奔的路上。
七、賈躍亭:破產重組完成后就回國
和董小姐一樣有造車夢的是賈躍亭,在美國宣布破產、直面債權人并陷入離婚案的賈躍亭。
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個人破產重組案仍然懸而未決,跨洋追債的債主們能否追回債款也仍然留下一個問號。自從10月13日賈躍亭宣布在美國主動申請個人破產重組以來,遠在美國的賈躍亭與中國的100多位債權人展開了一場追債的拉鋸戰。
辭職、破產、離婚,或許就是賈躍亭2019年的關鍵詞,在他看來,把FF做成、實現量產并上市是其“東山再起”最大的希望。可是時至今日,賈躍亭實際財產尚未明晰,FF的量產也遙遙無期。債權人與賈躍亭的拉鋸戰顯然還要繼續。在12月舉行的破產重組聽證會上,賈躍亭表示:“破產重組完成后就回國。”
當年瘋狂套現套出去了486個億人民幣,現在能查到的資產14.1億美元,查不到的呢?住豪宅、養傭人,賈躍亭可一點都沒有即將破產的樣子。用賈躍亭的話說,目前法拉第汽車想要實現國內量產,至少還需要8億美元的資金。那么多人被他坑了,還會有人相信再給他8個億就能逆風翻盤嗎?
八、羅永浩:賣藝還錢
和賈躍亭一樣在努力還錢的,還有立志賣藝還錢的羅永浩。
12月3日,羅永浩出現在了預熱許久的錘子科技“老人與海”黑科技發布會上,在現場,羅永浩對著觀眾說道:“我剛剛經歷了做企業上限制消費名單,又想辦法下來了,才得以飛到北京來,我當時在珠三角的工廠,不然我就得坐著綠皮火車的硬座來北京了”。
羅永浩的自嘲看似瀟灑,實則滿是無奈。整整一個月前,一則羅永浩因一筆370萬的債務被列入“老賴”名單的消息,在科技圈炸開了鍋。羅永浩隨即第一時間進行回應,表示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會把債務全部還完,不排除會“賣藝”還債。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同樣在11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對電子煙網絡宣傳及銷售發布禁令。作為羅永浩重金押注的創業項目,小野電子煙的前路變得不容樂觀。
舊的創業項目債務累累,新投身的電子煙行業又遭遇“嚴監管”,再加上年初折戟的社交創業項目—聊天寶,羅老師的2019實在是太難了。
九、張振新:死亡“謎團”
有人在努力還錢,而有的人背著一身債務,客死他國,并且留下眾多謎團。
今年P2P頻繁暴雷,知名P2P網貸平臺網信更是聲稱將“良性退出”,給眾多投資人留下一地雞毛。就在投資人期待掌門人出來救市時,張振新已經在9月18日病逝于英國家中,先鋒集團訃告稱張振新因多臟器衰竭、酒精依賴、急性胰臟炎多病齊發,送往醫院后因搶救無效。
從未有過哪位資本大佬的死,在其身后引起如此波瀾,甚至引發了媒體“詐死”的猜測,先鋒集團雖然表示正在辦理死亡證明的雙認證文件,但是50多天過去了,這份雙認證文件遲遲沒有下文。
據保守估計,張振新死前至少留下了700億的債務,其中網信平臺就欠了400多億。掌門人身死,但賬不能銷,欠債問題成了眾多投資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截止到網信官微公布的最后一期數據,催收回了將近30億元的欠款,但是對于那些身家被網信平臺套牢的用戶來說,現在收回的30億元,是遠遠不夠的。
十、褚時健:一代煙王離去
有人的離世讓人懷疑,而有的人卻讓人唏噓感嘆。2019年3月5日“煙草大王、中國橙王” 褚時健走了。
企業家褚時健(資料圖)
1928年1月17日褚時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1979年10月出任玉溪卷煙廠廠長,通過15年的努力,褚時健將紅塔山打造成中國名牌香煙,使玉溪卷煙廠成為亞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現代化大型煙草企業。1999年因經濟問題入獄,2002年保外就醫后開始二次創業,2011年刑滿釋放。2012年11月,85歲的褚時健種植的“褚橙”通過電商開始售賣,常被銷售一空,成為“中國橙王”。
2019年3月5日,褚時健在云南玉溪逝世,享年91歲,企業界、商界及民眾紛紛悼念,時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向媒體表示,“我很欽佩他,在他身上能感受到企業家精神。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2019年,褚老走了,其創業精神或激勵更多后來人。
2019年的日歷即將翻完,而2020年正在走來。回顧是為了紀念昨天,更是為了暢想明天,創業不易,守業也難,鳳凰網財經在這里祝愿每一位財經界的大人物能心想事成,創造傳奇的背后也能有一片自己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