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宣傳部稱,還在研究此事。
攝影:受訪者
記者 |趙曉娟
1月15日,“農夫山泉涉毀林取水舉報人發聲”的話題攀升至微博熱搜第四位。
上午11點,界面新聞獲取的幾張雨中植樹的圖片顯示,農夫山泉在大安源生態旅游景區的施工便道,已經被數名工作人員栽種樹木,當地林業部門工作人員現場指導。種樹者身披雨衣,被毀坡道上散落著許多還未被栽入土中的樹苗。現場爆料人強雯告訴界面新聞,所栽樹木品種是珍稀樹種楠木,這是一種生長緩慢、但益于涵養水源的喬木。“農夫山泉的施工人員這兩天沒有看到了。”
被毀的坡道正在恢復植被。圖片來自受訪者。
據紅星新聞報道,1月14日下午,在武夷山國家公園農夫山泉擬建水壩施工現場,武夷山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證實,1月15日開始將在被毀路段恢復植被。
界面新聞致電武夷山市林業局和宣傳部,其中宣傳部一名李姓工作人員稱,尚不清楚最新進展,還在研究中。他建議界面新聞“去問農夫山泉武夷山負責人陳總”,并提供手機號碼,但這位“陳總”并未接聽。
界面新聞就“更改環評、恢復被毀道路植被”等話題向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求證,也未獲得回應。
武夷山國家公園在1月12日晚間發布“一則關于“疑似農夫山泉夜毀武夷山國家公園林區”網絡輿情的調查通報之后也再未發聲,通報第三條稱,農夫山泉公司在施工時有從該便道運輸建筑材料情況,但未對便道進行拓寬、整修,也未對該便道沿途的林木等周圍環境損壞。
界面新聞1月13日曾報道,爆料人強雯稱,農夫山泉武夷山公司嚴重違反《環評法》,實際施工與環評設計不符,擅自更改施工便道位置。
澎湃新聞在1月14日的報道中提到,農夫山泉環評方面舉報者是大安源生態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安源公司),后者是武夷山當地一家開發生態農、林旅游項目的公司,公司負責人強煥榮曾任武夷山市星村公社副主任,后下海并創建“蘇閩旅行社”在武夷山經營民宿,2003年開始通過該公司經營大安源當地旅游項目。
強雯就此告訴界面新聞,大安源公司在這邊并沒有民宿,只有一個具有服務性質的游客中心,所有的農家樂和民宿都是大安源村村民自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