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獨家稿件 文丨鳳凰網財經首席記者楊芳
第50屆達沃斯論壇年會于1月21至24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此次年會主題為“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達沃斯小鎮將迎來一場超級豪華的思想盛宴,鳳凰網財經將全程報道。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前全球副總裁朱民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
近日, IMF在達沃斯論壇期間發布報告,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3%,還將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3.4%。
全球經濟未來發展趨勢怎樣的?朱民則提出“日本式衰退”的概念。
“目前,全球經濟處于低利率、寬容貨幣、流動性充裕的末期,這種日本式衰退的格局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前全球副總裁朱民對鳳凰網財經表示。
他提到,2020年是一個相對平穩的年份,“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整體還處于全球經濟的周期性末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經濟下滑風險確實存在,我們還要謹慎。”
談到中國經濟,朱民認為,“今年維持6%的增速沒有大問題,也不存在‘保不保6’的問題。”
在訪談尾聲,朱民還談了自己對數字貨幣的看法。他認為,天枰幣引起了很大爭議。它把一個微觀的金融問題提高到宏觀角度,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金融生態。作為一種國際貨幣,它會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等帶來一系列的沖擊。但朱民也強調,“我們沒必要去做第一個發行數字貨幣的國家。”
談全球經濟:陷入“日本式衰退”,且還要維持一段時間
Q1:您怎么看全球經濟走勢?
朱民:2020年不是一個強勁增長年。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可能好一點,3%到3.1%左右,不過,還處于較低的狀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平均低于2008年以前三十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在危機之后,經濟增長偏弱,2020年會繼續維持中速狀態。中美貿易協議的簽訂對全球投資、全球貿易流動會有幫助。
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弱,不確定性很大,主要由于投資很弱。去年,近50個央行大概近70次的減息,從金融市場來看,流動還是比較寬裕,通貨膨脹仍然很低,整體會比較平穩。
2020年是一個相對平穩的年份,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整體還處于全球經濟的周期性末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經濟下滑風險確實存在,我們還要謹慎。
Q2:您說周期性末端,是下行周期末端嗎?
朱民:整個完整周期,還沒有到下行周期,危機是一個長周期,最近還沒有看到那么長的周期結束。尤其是美國經濟危機以來,這是一個經濟長周期。我們需要關注什么時候出現下滑,下滑的爆發點在什么地方。
Q3:現在還不是最悲觀的時候,全球經濟還沒有到下行周期?
朱民:對,我們認為2020還是可以維持經濟平穩,還沒看到2020世界經濟衰退的跡象,但由于它的周期性,我們還是需要謹慎,不能盲目樂觀。
Q4:您之前提到全球經濟進入日本式衰退,預計這個要持續多久?
朱民:現在已基本上進入到一個低通脹、低利率和低增長的階段。日本從90年代開始把利率水平降到零甚至負利率,但仍然無法刺激經濟,沒有辦法刺激投資,通貨膨脹很低,經濟增長速度只有0.5%左右。從2012年開始,歐洲經歷了歐元危機,歐央行迅速把利率水平降到0,但也沒有辦法刺激投資,通貨膨脹率依然很低,經濟增速在1.2、1.3、1.5左右波動。歐洲已進入了典型的日本式衰退,美國稍微好一點,但其實也面臨下行壓力,美國增速今年跌到2%或1.98%左右。
總的來說,在世界經濟的大格局下,低利率、寬松的貨幣政策下流動性充裕,處于整個周期的末期,像日本式衰退的格局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
Q5:大概會維持多久?
朱民:這樣的格局維持三、四年都有可能。
Q6:后危機時代,各國政府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效用不會太高?
朱民:現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效用都不是很大,但各國還是努力用貨幣政策刺激增長,經濟增長疲軟,就業會受到影響。通貨膨脹率很低,各國央行有空間進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也是為何央行推出金融貨幣寬松政策,簡單來說,預防性的先行寬松,防止階段下滑和下跌。
日本現在已進入了新的模式,用貨幣政策支持的財政刺激,因為財政政策也沒有空間了,所以只有用新的模式。這個模式可能會維持一個階段,具體多長,還需進一步觀察。
談中國經濟:保不保6不重要
Q7:今年 1 月 1 號,央行就釋放了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 個百分點,預計釋放資金 8000 億。您怎么看今年的貨幣政策,降準或者降息多少次?全球來看,您預計貨幣政策 是怎么樣的?
朱民:對中國來說,中美貿易協定簽署以后,中國經濟維持6%左右,問題不大。因為投資,尤其是消費還比較強勁。去年,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得到了很好的緩解,私人企業投資有所增加,所以,2020年經濟增長會很穩健。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應該會保持中性,因為中國資產負債率較高,我們也不能夠走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第二,我們應更多注意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問題,讓流動性更多進入實體經濟,而不是進入金融、房地產等。貨幣政策要變得更加靈活,操作更加仔細,這是今年的貨幣政策新的內容和方向。
Q8:您預計還會降準或降息多少?
朱民:還是要看整個經濟發展情況,因為我們的準備金率較高,還有降準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降準還是要有針對性,運用一定工具幫助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一定要把握貨幣政策的度,既能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又能讓貨幣流向實體經濟。
Q9:您多次強調打通貨幣傳導機制,傳導不暢的原因是什么?
朱民: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一直是一個普遍現象。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增長速度放慢,投資速度下降,大家對未來不確定性關注較大,投資變化影響貨幣政策傳導的變化較大。
目前,我們還面臨幾大問題,第一,人口老齡化,老齡化規模和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老齡化會影響投資,也會帶動老年人消費需求的上升、消費結構和供貨結構的改變。
第二,氣侯變化產生的能源需求結構的變化,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變化。比如,全世界的電動車比例占整個車的比例只有1.48%,比例很低,但我們的目標是2040年電動車比例達到40%。所以,整個汽車行業洗牌將非常大。
第三,人工智能和5G的合作,可以在工業領域進行大規模的數字化,在這個過程會產生很多顛覆性的東西。
整個經濟目前面臨的最大變化是結構性變化,不是一個趨勢性變化。所以,企業對未來的投資決策特別謹慎,因為整個資金流向變得不確定。
Q10:近幾年都有這樣一種說法,“今年經濟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您怎么看?今年中國經濟,保6還是不保6?
朱民:很多人在討論“保不保6”,這個保不重要,經濟有它自然的規律。從目前來看,2020年,中國經濟維持6%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不存在保和不保的問題。尤其當前科技大發展的趨勢下,有很多機遇,比如,2020年,5G基站的建設是一個很大的投資。我估計明年你們每個人手里都是5G手機。
中國經濟體量越來越大,結構調整越來越復雜,增速下降是很自然的事情,全球都這樣,沒有保的必要性。面對下行壓力,我要運用更多技術創新、改革開放、國企改革等政策穩住經濟。
現在制定第14個五年計劃,我們關注的并不是“保增長”的問題,而是結構調整問題,怎么通過科技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
談數字貨幣:中國不必做第一個發行的國家
Q11:近期,央行召開的 2020 年工作會議上指出,在加強金融科技研發和應用方面,強調要 繼續推進數字貨幣研發。此前也有消息稱,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項目有望在深圳、蘇 州等地落地。中國可能成為首個發行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嗎?您對央行發行數字貨幣 的觀點是怎么樣的,是否會沖擊傳統的金融體系?
朱民:第一,天枰幣引起了很大爭議。一個微觀的金融問題提高到宏觀角度,從根本上改變了整個金融生態。作為一種國際貨幣,它會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等帶來一系列的沖擊。現在還做不到完全以區塊鏈供應鏈為基礎,完全的智慧平臺,通過自下而上的交易根本改變整個金融生態。
天秤幣面臨著監管的問題,比如洗錢的問題,此外還有貨幣傳導機制,穩定性的沖擊。
去年,我參加了兩場關于數字貨幣研討會,兩場都是中小國家組織的會議,他們擔心天枰幣出來后,他們的貨幣會被邊緣化,他們矛盾是走中國阿里先支付的路還是直接走數據的模式。
對中國來說,在明顯的天枰幣概念提出后,從我們國家戰略考慮,這是一個自然的事情。未來,數字貨幣一定會形成,中國早在2014、2015年已開始研究它,2016、2017年加大了對數字貨幣和央行支付系統的規劃的研究,我們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我們也沒必要去做第一個發行數字貨幣的國家。我們可以根據國際形勢參與討論,參與對天枰幣的共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