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個別國家采取限制糧食出口的措施,浙江省內部分地方也出現群眾增購糧食的現象。作為全國第二大糧食主銷區,浙江糧食夠吃嗎?近日,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正式對外回應:當前浙江省糧食供應充裕,價格基本平穩,不會出現糧價大幅上漲的情況。
浙江省儲備糧規模居全國第二位,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可保障全省城鄉居民約半年時間的口糧消費。同時,國家在浙江存儲了相當數量的中央儲備糧,保障省內口糧供應的基礎比較扎實。“近年來,全國糧食連年豐收,特別是稻谷、小麥兩個口糧品種連續多年產大于需,有少量進口主要是為了品種調劑。以進口大米為例,浙江省進口量僅占全省大米消費的1.5%,主要用于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即使不進口,也不影響省內口糧供應。”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說。
除“官儲”外,社會庫存同樣面廣量足。當前,糧食批發市場運轉有序,各大商超供應渠道暢通,糧食加工企業全面復工,建立了糧食應急加工、供應、運輸和配送的應急保障協作體系。據統計,全省社會糧食庫存220萬噸,其中成品糧28萬噸、食用油16萬噸。另外,浙江省各市主城區都建立了10天至15天的成品糧油儲備。
當前,雖然有部分地區出現群眾囤糧現象,但從市場監測數據來看,疫情發生前后,晚粳米、晚秈米、面粉等糧食主要品種價格環比基本持平,沒有出現大的波動。糧食物資部門正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加大糧食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省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記者 金梁 通訊員 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