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9月10日電 題:“絲路海運”助力“海絲”合作走深走實
新華社記者張逸之、付敏
隨著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向波蘭格但斯克港務局、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新成員授牌,“絲路海運”聯盟成員擴大至183家。
作為2020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還發布了6條“絲路海運”快捷航線、《“絲路海運”建設藍皮書(2019-2020)》及“絲路海運”服務標準體系研究的最新成果。
“朋友圈”不斷擴大
“我們的港口就是‘一帶一路’之港,很高興加入聯盟,與廈門港等合作伙伴共同成長。”波蘭格但斯克港中國區首席代表史孟平說。
史孟平說,波蘭同時也是陸上絲綢之路通往歐洲的重要通道,處在這樣的地理位置,格但斯克港希望抓住“海絲”和“陸絲”交匯帶來的機遇。
“事實上,早在‘絲路海運’聯盟成立之前,我們就和福建的港口和航商開展了合作,加入聯盟是水到渠成。”史孟平說。
“絲路海運”由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攜手福建交通運輸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共同發起成立,旨在以海運業務為主干,加強我國港口與“海絲”沿線國家與地區港口之間的貿易往來。
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1991年便開始在廈門發展業務,近年來積極拓展與“絲路海運”聯盟的合作,如今已開辟6條“絲路海運”命名航線。
馬士基(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彥辭說:“‘絲路海運’已經成為馬士基全球航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士基現在每周有13條航線掛靠廈門港,即使在疫情期間,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量也是增長的。”
聯盟“軟實力”不斷提升
自2018年12月啟動運營以來,“絲路海運”已先后發布62條命名航線。截至2020年8月底,累計開行超過3400個航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過300萬標箱。
聯盟“朋友圈”不斷擴大,服務水平也不斷提升,推動“海絲”建設持續走深走實。今年的論壇還發布了“絲路海運”港口服務規范,從碼頭作業、集疏運、船舶通行等方面,對聯盟港口企業服務管理與服務質量評價作出了規范。
2020年8月,“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在原有高標準服務的基礎上,優中選優,試點開行了快捷航線。目前,聯盟已發布六條快捷航線。
福建絲路海運運營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志平說,“絲路海運”快捷航線運行一個月來,船舶作業效率提升了5%,在港時間壓縮了10%,貨物查驗效率提升了20%。
同心戰“疫”助全球海運復蘇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絲路海運”聯盟成員積極通過減免庫場使用費等手段,幫助企業抵御疫情沖擊。廈門港務集團主動減免碼頭堆存費用超760萬元;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兩次發布公告減免庫場相關使用費……
疫情之下,“絲路海運”航次和集裝箱吞吐量平穩上升,為全球港航復蘇提供了信心和動力。
廈門港6月份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單月100萬標箱,創歷史單月最好成績。福州港江陰港區從復工復產向滿產超產轉變,前8個月集裝箱吞吐量實現3.4%的正增長。
史孟平說,格但斯克港上半年的吞吐量萎縮了7%,目前正在緩慢復蘇。“中國經濟復蘇超出預期,此次加入‘絲路海運’聯盟將幫助我們的港口加快復蘇,預計到年底就能恢復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