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財經 > 正文

金融將在新發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來源:新華網編輯:馬永欣發布時間:2020-09-28 10:55:34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金融將在新發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訪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新華社記者劉開雄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金融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金融改革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之間的平衡呢?新華社記者近日采訪了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金融的作用至關重要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在李揚看來,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金融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這實際上是資源配置格局的轉型。”李揚說,新發展格局要求資源配置方式的重新調整,“我們將更多地利用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尤其要開發國內最終消費市場。”

  李揚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配置引導著物質資源和勞動力資源流轉的機制。“這就凸顯了金融機制在轉型過程中的極端重要性。”

  在新發展格局中需要充分發揮金融的引導作用,那么金融又是通過哪些“信號”來引導經濟資源配置呢?

  “這個信號就是匯率、利率和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國債收益率曲線。其實,完善這三個信號的任務,早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就已經部署。”李揚說,匯率顯示了資源配置在國內和國外的比較優勢,而利率決定了資源配置在國內各區域之間的比較優勢,就提高效率而言,它顯示了哪些地區哪些部門應當優先使用資金。國債收益率曲線反映的是資金的市場供求關系,關乎所有金融產品的定價機制,其背后是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問題。

  在過去幾年中,人民幣匯率彈性不斷增強并保持韌性,有效發揮了調節國際收支和穩定國內經濟的“自動穩定器”作用,我國利率市場改革也始終沒有停止,債券市場則快速發展。

  李揚表示,我國將繼續推進“三率”的市場化改革。在未來改革進程中,如何更為緊密地協調金融與財政兩大政策體系尤為關鍵。

  提升金融對經濟轉型發展的適配性

  金融業是經營信用和風險的特殊行業。如何提高金融體系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提升金融對經濟轉型發展的適配性,是新發展格局對金融發展提出的迫切需求。

  李揚說,我國現有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占比過高,這固然有利于迅速聚集金融資源、從事大規模投資和“集中力量辦大事”,但也存在資本供給不足、支持創新能力不足、應對人口老齡化能力不足,以及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缺位的弊端。所以,大力發展保險和養老基金、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我們今后機構改革的重點。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是金融適應發展格局轉型的又一重點。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動作頻頻,設立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改革、增設各類交易機制等,都引人注目。

  李揚認為,資源配置轉型,肯定是要向更有效率、更具創新性、更加綠色的方向轉變,這就需要通過資本市場,通過千萬人的投資活動去甄別。

  “最近幾年來,關于金融改革的方案很多,每一個改革方案都重點涉及資本市場。”李揚說,當前,資本市場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通過資本市場籌資,既可滿足我們格局轉型的資金需求,又有助于實現降低杠桿率的風險管理目的。

  “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來全面改造傳統金融業,推進我國金融體系現代化。”李揚還特別強調了金融科技在我國現代金融體系建設中的重要性。

  他表示,金融科技就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旨在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金融業歷來就是科技運用的主要領域。運用金融科技改造傳統金融,是金融發展的基本途徑。金融科技發展的狀況如何,決定了一國金融體系未來的競爭力。因此,只有全面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我們才能在越來越嚴峻的國際環境下,有效實現經濟發展格局轉型。

  對金融風險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李揚認為,當前,貨幣金融政策的力度明顯大于以往。當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既有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更多則是幫助企業“活下去”。“留得青山,贏得未來。”

  目前,我國經濟正在加快恢復,要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要加快推動新發展格局的形成,都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在這過程中,如何看待當下的防風險任務呢?

  在李揚看來,我們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弦始終繃得很緊”。李揚說,雖然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雖然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并且延續了很長時間,但中國始終保持著正常的貨幣政策框架。

  李揚強調,中國當前的貨幣政策必須要“瞻前顧后”,在實踐中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他表示,在正常的水平上,中國貨幣政策騰挪空間還很大,經濟韌性仍很強,能夠完成“六保”任務,同時還對風險積累保持著足夠的警惕。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亚洲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a∨在线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