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的探索,為建設中國特色的長期護理保險提供了樣板。”10月10日,在江蘇省醫療保險研究會主辦的南通市長期照護保險五周年工作座談會上,中國醫保研究會會長王東進如是說。
長期護理保險是為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導致的長期失能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相關醫療護理的一種社會保險。目前我國社會保險分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長期護理險推廣實施后,就成為社會保險的“第六險”。
“南通模式”已讓2.5萬老人受益
10月10日早上9:30,南通虹橋公園亭廊邊,80歲的姚琴英用輪椅推著82歲的老伴邵有才,饒有興致地看著晨練老人學習民族舞。“以前根本沒時間來公園,是長護險讓我有了喘息的機會。”姚琴英說,7年前老伴中風癱瘓在床,子女工作忙,老伴的日常起居主要靠自己照顧,忙不過來。由于康復不當,邵有才語言功能不斷退化。3年前申請長護險后,邵有才每月從醫保個人賬戶扣除20元,每周兩次有護工上門,提供洗澡、指導康復、理發等各種服務。如今,記者眼前的老夫妻倆樂觀開朗,恢復了語言能力的邵有才說:“政府給了這么好的政策,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2015年9月,南通在全國率先“破題”,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醫養結合、醫護結合”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當地稱為長期照護保險)。經過5年探索,已覆蓋到全市720萬名參保人員,形成了“機構照護、居家服務、照護補助、器具支持、預防管控”的“五位一體”長期照護保險服務體系,被業內稱為“南通模式”。
到目前為止,南通全市714.88萬參保人員中,享受待遇人數25727人,其中居家21640人,入住護理院3296人,入住養老院791人。16%的失能人員入住照護機構、護理院、養老院、醫院照護病區,84%的失能人員居家。照護保險給失能、半失能人員家庭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與此同時,南通醫療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長期住院的失能人員中,從醫療機構遷入照護機構人數占比19%,護理院、養老院次均醫療費用只有745元。南通還創新建立義工服務機制,義工服務所獲得的積分,可用于義工本人或家庭成員失能后兌現照護保險的相應待遇。
堅持社會化服務思路
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人,失能、半失能人員超過4000萬,全國約有7%的家庭有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而目前老人實際接受的護理絕大部分是由配偶、子女和親戚提供,第三方機構服務占比極低。很多家庭面臨“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窘境。
今年9月,國家醫保局等部門發布的《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形成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助力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老有所護”問題。
江蘇作為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更為迫切。省醫保局副局長相伯偉介紹,除了南通,蘇州、徐州、無錫、常州、揚州、泰州等市也在積極試點,目前長護險已覆蓋7個設區市,試點地區基本形成了“覆蓋全民、多元籌資、差別待遇、商保經辦”的長護險模式。
在籌資模式上,7個試點地區均建立了政府補助、醫保統籌基金和個人繳費相結合的多渠道籌資機制,南通、徐州、常州、無錫4市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籌集,其中個人繳費30元,其余由醫保基金和財政負擔。同時鼓勵慈善、福利彩票等社會資本對長護險及殘疾人的參保進行補貼。
與醫療保險的政府完全主導不同,各地試點的長期護理險堅持社會化服務思路,實行“政府主導、商保公司經辦、護理機構服務”模式,激發了商保公司的活力,開發適應多層次護理需求的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產品,在有序競爭中不斷優化服務項目,提升護理水平。
今年上半年,7個試點城市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達2326.2萬人,7.01萬人享受待遇。
撬動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業
蘇州市醫保局副局長周文蓉向記者講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次去護理院調研,一位90多歲的失能老人拉著她的手一個勁地感謝長護險。“老人以前由70多歲的女兒照料,女兒很孝順卻力不從心,老人心里很內疚,覺得自己是個累贅,多次想輕生。到了護理院后,有專業照顧,護理險加上老人的退休金也能承受每月的護理費用,沒有思想負擔的老人現在生活很好。”周文蓉說,“以前我一直認為長期護理險應該重點用在居家照料上,看到護理院老人的生活后,我轉變了觀念,不管是居家照料還是護理院養老,只要能讓更多失能老人獲得專業照顧,將老人的家人解放出來,長護險都應該支持。”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公共經濟學研究室主任王震表示,目前國內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平均水平只有3000多元,而照顧老人的護理院月均支出一般都要4000元以上。我國大約60%-70%老人的支付能力不足,導致長期護理險的潛在需求不能轉變為有效需求。
“在我們護理院,重度失能老人每月住院費4200元,長期護理險能補助一半的費用,也就是2100元,這極大地減輕了失能老人及其家庭負擔。”南通市佰仁堂常青樂齡護理院院長助理李楠楠說。
南通市醫保局局長張兵介紹,長期護理險有力撬動了社會資本對南通當地養老行業的投資,催生和拉動了護理機構的迅速發展。試點5年來,一大批護理院應運而生,全市定點服務機構從2016年初的2家增加到目前的254家,投資總額超23.6億元。(黃紅芳 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