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1月14日電 題:“85后”青年光谷創業記
新華社記者王麗婧、李思遠
與記者見面前,一向肆意隨性的女青年李萌破天荒地化了個妝。
李萌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的一名“85后”創業者,也是武漢小藥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智慧醫療等新興業態迎來發展機遇,公司的智慧藥店無接觸試點業務近期讓他們忙得不可開交。
5年前,出生醫生世家的李萌發現,傳統多級批發的藥品流通模式效率不高,層層轉銷也導致藥品價格居高不下,已經成為行業痛點。當時,互聯網已經改變許多傳統行業的業態和模式,李萌找到好友商量,大家決定一起創業改變行業現狀。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創業初期,為了開拓市場,李萌和她的團隊一年到頭在外跑業務,常常是苦口婆心說了兩個小時,客戶卻不為所動。“但也充滿了歡樂。”李萌說,“比如,剛開始時,我們對外宣稱是要打造世界最有競爭力的醫藥互聯網公司,讓老百姓吃上便宜放心藥。但那時只有5個人,自己都覺得像是騙子,就改為打造中國最有競爭力的醫藥互聯網公司。”
堅定的信念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現在,公司已經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發展為國內最為火爆的互聯網醫藥流通企業之一,員工也從最早的5人增加到5000多人,服務全國20多個省份超過30萬家終端藥店及基層診所。借助互聯網“加持”,他們實現了藥品流通從生產廠商到藥店和診所的“直達”。
得益于李萌等人的辛勤工作,許多邊遠山區享受到了和大城市一樣的藥品供應。
湖北省神農架林區下谷鄉愈康大藥房,地處大山深處,店面不大,卻承載著全鄉數千人的日常用藥需求。老板徐宗彩說,在小藥藥進入市場之前,藥店的藥品種類單一,要到3個小時車程之外的松柏鎮進貨。現在,只需要手機下單,豐富的藥品就能源源不斷地供應過來,不僅便捷放心,價格也更加優惠。
在疫情期間,尤其是在武漢封城的情況下,小藥藥公司推出“網約”口罩服務,讓老百姓能夠足不出戶買到口罩,累計向湖北全省供應3億只口罩。此外,還向湖北省內各大醫院、社區、藥店累計捐贈及協助捐贈物資超過300萬件。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基層公共衛生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在藥品流通環節不斷創新,小藥藥公司還通過自主研發“智慧臉”新一代藥店運營管理系統、“靈芝問診”互聯網醫院平臺等多款產品全副武裝和賦能基層藥店、診所,提升廣大藥店和診所的綜合管理和服務能力,已幫助數萬家藥店實現數字化改造、線上化升級。消費者可以實現遠程下單購藥,也可以到藥店問診、開具處方、下單購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比如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使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這讓我們深受鼓舞。”李萌說,創業艱難而忙碌,但一代青年人有一代青年人的使命。我們創業的初心就是讓醫藥流通安全、高效、透明,讓老百姓吃上便宜放心藥,我們也會一直為之堅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