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烏鎮如期舉行,由于疫情原因,現場參會嘉賓、分論壇數量及會期較往年有所調整。不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趙澤良在會前就透露,今年大會互聯網領先成果的申報數量和質量反而多于和高于此前幾屆。不如往屆熱鬧的大會顯然更為聚焦,真正讓科技成為主角。
今年,大會組委會成立了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專家推薦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和被譽為“德國互聯網之父”的維納·措恩分別擔任中方和外方主任,由近40位世界互聯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委員,圍繞全球公共危機應對、產業恢復與協同發展、數字化社會治理等五大領域,從全球300余項申報成果中評選出15項“最具領先性”成果。
其中,“騰訊會議實踐”摘得大獎。中外評委一致認為,該項目“創下中國云計算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彰顯科技向善的力量”。據北大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今年1至5月,騰訊會議直接節約社會成本達714億元。同樣獲獎的還有中國云計算領域的“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化技術架構”,這一架構不僅承載了我國80%的科技企業上云,使國產新車研發效率提升40%,助力每天億級訪問量的12306鐵路購票不卡頓,更在疫情期間為全球搭建新冠科研數據與信息共享平臺,支持海內外的新冠藥物和疫苗研發,并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AI算力。
疫情助推了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奮力向前。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藍皮書《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中指出,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互聯網領先技術在為全球經濟貢獻智慧的同時,也在為自身下一步發展積蓄著強大新動能。(記者 李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