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9日電 題:改革創新賦能 “紅旗”自強新生——中國一汽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
新華社記者姚湜、王希
從2017年銷售不足5000輛,主要供給企事業單位,到2020年產銷超過20萬輛,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中國一汽通過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提高運營效率,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技術創新和民族品牌升級的良性循環。
“紅旗”熱銷 三年銷量增長超40倍
長春是紅旗品牌的老家。但即便是長春市民,以前也都覺得“紅旗”是“官車”,消費關注度不高。而今天在長春街頭,從私家車、公務車到共享汽車,從大熱門的SUV車型HS5,到高端豪華轎車H7、H9,隨處可見“新紅旗”車的身影。
2017年,紅旗品牌汽車銷量不足5000輛。自主品牌銷量上不去,根本原因在于產品和服務沒有贏得消費者的認可。要改變這個狀況,就要貼近老百姓的需求,設計、生產老百姓喜歡看、愿意開的車。首先,車型要豐富起來。
2017年9月,新紅旗H7上市;2018年4月,新紅旗H5上市。2019年,紅旗首款純電動SUV上市——紅旗品牌在成立61年后,產品結構首次實現了從轎車到SUV的品類跨越以及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領域驅動模式的跨越。
在豐富產品線的基礎上,核心系統自主可控,是民族品牌的質量底氣。一汽研發總院電子電氣研究所負責人周時瑩說,團隊自主研發了H平臺紅旗高級電子電氣系統,開發出國內首套整車級網絡信息和電子控制功能測試的虛擬仿真系統,紅旗的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產品創新為主線、以技術創新為關鍵、以數字化創新為基礎、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目前,由紅旗H5、H7、H9、E-HS9、HS5 、HS7等車型組成的產品矩陣已經形成。
“壯士斷腕” 改革激發企業活力
一汽員工們說,紅旗的市場化轉型離不開改革。通過持續深化改革,中國一汽重塑了組織架構、管理體制、運營機制和企業文化,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精氣神。
中國一汽首先確定戰略目標。2018年,一汽發布了《中國一汽2025戰略愿景規劃》,明確到2025年,經濟規模、價值創造、人均收入等三個方面翻一番,實現再創一個中國一汽的目標。
圍繞目標,一汽進行了“四能”改革,即“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機構能增能減”。2017年,中國一汽全集團競聘,高級經理競爭上崗,平均年齡下降3歲,年輕干部占比提升13.3%。同時以市場為導向重組機構,形成更加專業、精細、扁平的構架和運行模式,集團總部直接負責紅旗品牌運行。
改革激發了競爭意識,一汽員工更有干勁了。一些改革之后成為高級經理的員工說,通過多輪競聘和引入外部優秀人才,打破了大家對國企“大鍋飯”和“鐵飯碗”的認識,讓競爭上崗成為普遍共識,危機感也增強了。
2020年9月,以撬動更好業績、推動高質量躍遷為出發點,一汽對所屬單位實施了更加系統化的高級經理新三年任期改革,先定目標再上崗,鼓勵挑戰高目標。一周內完成高級經理審視匹配,干部平均年齡又降低1.4歲。
創新引領技術 市場良性循環
中國一汽謀求高質量發展,改革是手段,創新才是目標。
2020年,中國一汽發布了阩旗(R.Flag)技術發展戰略,聚焦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智能網聯技術、輕量化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構建了以長春為總部的全球化研發布局,組建研發總院、造型設計院、新能源開發院、智能網聯開發院等,建立了德國慕尼黑前瞻設計中心、一汽解放奧地利研發公司等海外研發機構。
面向未來,中國一汽加速布局新興產業供應鏈,與互聯網頭部企業合作,在多個領域建立合資合作關系。致力于數字化研發,一汽構建了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協同設計和虛擬仿真平臺,打造汽車敏捷開發模式,產品開發周期大幅縮減。
一汽采取各種激勵、鼓勵措施調動員工創新積極性,創新成果產出持續提升。2017年到2020年,中國一汽累計申請專利10127件,其中發明專利3882件。2020年中國一汽專利申請3508件,實現專利公開數量行業第一。
“原來我們技術關在門里,現在技術用在車上。伴隨著生產上量、客戶需求反饋,形成技術應用、產品策源、技術升級的循環創新。員工感受到創新的成就感和收獲感,就更有勁頭了。”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李紅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