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國期貨市場、期貨行業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始終指引著前進方向的,則是“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根本宗旨。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種超五成,期現相關性在0.9以上的期貨品種超六成。銅、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種的期貨價格已逐步成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定價基準。
特別是在農產品領域,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農戶利用“保險+期貨”“保底價訂單+場外期權+期貨”等模式,實現風險管理、獲得收入保障。
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期貨市場在實體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促進循環、服務市場主體的“潤滑劑”作用。在期貨法草案中,也明確提出“服務國民經濟”是期貨業發展的根本目的。
本立而道生。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期貨市場、期貨行業才有了日臻完善的制度、體系,才能不斷改革創新、闊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