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財經 > 正文

新疆小白杏直連8000里外京滬一線,借新電商“完美出圈”成大產業

來源:中原新聞網發布時間:2021-06-23 17:21:59

  晚10點,邊疆的天空依然明亮,庫車市太陽剛剛有要落下的意思。

  在庫車市烏恰鎮一片小白杏園邊,庫車母土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電商主播麥迪娜·如孜坐在直播間,正推介新疆獨有的小白杏。杏園門外,一輛9.6米長的順豐速運卡車,裝載4000多件新鮮包裝的小白杏,要趕當天最后一班航班,直達北京、上海等地的消費者家中。

  小白杏,一種只生長于塔里木盆地特定綠洲的小眾杏子。它個頭嬌小,白中透黃,果肉晶瑩透亮,純甜。6月17日“央視財經x拼多多”的“多多嗨拼夜”活動上,主播魯健直呼“孫悟空吃了會感動,唐僧吃了會延年益壽。”因其可口,當地維吾爾族老鄉稱它為“阿克其米西”,意為“白色蜂蜜”。

  這種擁有“杏王”美譽的小白杏,以產自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庫車市口感最佳。庫車,即有“中國最美公路”之稱、縱貫天山南北的獨庫公路之終點。產自這里的小白杏,榮獲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每年5月底,以庫車為中心的方圓200公里范圍,數十萬畝小白杏花競相綻放,芳香四溢。輕風拂杏梢,繁星密集,將這片處在沙漠戈壁包圍下的綠洲,點綴為花的世界。

  近幾年,小白杏迎來了新朋友。

  每年端午前后,小白杏進入成熟季,來自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電商從業者,和當地新農人,共造一場“甜蜜的盛宴”。

  ▲在庫車市烏恰鎮小白杏園旁的打包場地,本地電商主播麥迪娜·如孜正通過拼多多直播,把最新鮮的小白杏“產消對接”給全國8億消費者。周巷|攝

  并非每位庫車果農都懂得如何電商賣貨,卻實實在在品嘗到電商帶來的甜頭。最直觀的景象莫過于,幾年前活躍在庫車小白杏園路口的一輛輛毛驢車紛紛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輛輛私家小車。果農們打開手機,參照自己手機里“開市即賣爆”的行情,熟稔談起小白杏生意。

  零差評完美出圈:拼多多掀起小白杏“蓋頭”

  新疆是全國最大的杏子產區,種植規模近200萬畝,小白杏只占其中十分之一。因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地理位置偏遠,尤其因皮薄肉甜難以保存,小白杏長期“養在深閨人未識”。

  在烏恰鎮六十多歲老農玉蘇普·托合提的記憶里,小時候,小白杏就是村子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春天來臨,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雪白的杏花驚艷枝頭,那是他童年最難忘懷的風景。

  這些好看的杏花與好吃的杏果,是當時鄉村貧困生活一味難得的甜蜜。“小時候,我和村里的孩子常拿著自家的小白杏和杏干,徒步十幾公里到國道邊上的休息區,等坐長途班車的人下車休息時,能買上一點。”老人玉蘇普·托合提回憶,當時路上車少,肯下車買小白杏和杏干的人更少,有時一天一公斤也賣不出去。

  后來,外地商販來到庫車,每年都會買下老人玉蘇普·托合提親手曬成的杏干,賣到遙遠的內地。但新鮮的小白杏,卻仍走不出這片大漠綠洲,廣闊的外界無人知曉。

  “甜!皮又薄,太不好運輸了。”老人玉蘇普·托合提說,小白杏就是這樣,好吃但是也嬌貴。

  直到十多年前,終于有烏魯木齊的商販來收購新鮮的小白杏。跨越760公里,小白杏第一次成批量抵達這個邊疆省區的首府。小白杏不再僅是鄉村生活的調味劑,開始擔當更大的角色。

  只是,沒有果農能真正說清楚,自家的小白杏,到底經過了多少道轉運,以什么價格,被賣到了多遠的地方?買杏的又是些什么人?一堵厚墻,始終隔絕在庫車果農和更大的市場之間。

  直到近幾年,新電商平臺帶來的大市場,攜手迅猛發展的邊疆物流,開始沖擊這堵“墻”,庫車老百姓開始通過電商平臺做全國的生意。

  ▲產地直發+航空物流,讓消費者收到最新鮮的小白杏,“百億補貼”助新疆果農和消費者同時受惠。周巷|攝

  2020年6月,“學習強國”新疆學習平臺、新疆日報社(新疆新媒體中心)、庫車市融媒體中心聯合拼多多展開“滋味新疆·瓜果飄香”大型新媒體公益助農活動,當天超過170萬名網友參與觀看直播,對“陌生的”小白杏好奇不已。活動期間,近6000份訂單直接從原產地庫車市發出,運送到全國各地。

  這次活動的數千評價中,竟然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好評。這一深巷里的小小品種,開始甜蜜全國。拼多多后臺數據顯示,新疆小白杏的兩次復購率高達76%。

  ▲甜蜜的口感和實惠的價格,讓新疆小白杏“零差評”火遍全國。周巷|攝

  將消費需求裂變聚集后,在云端直連產地的“農地云拼”模式,助力小白杏進入“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時代。在電商平臺上,“新疆小白杏”擁有了沸騰起來的溫度。庫車果農感嘆,“果真賣到了全中國”。蒙在小白杏頭上的蓋頭,終于被徹底掀起來了。

  產地直發,小白杏助果農實現大幅增收

  2020年,90后商家李成俊第一次嘗試小白杏的線上銷售。但小白杏最大的兩個賣點——皮薄、肉甜,成了他最大的兩個困難。皮薄意味著貨損,肉甜意味不易保存。新疆阿克蘇庫車小白杏園距上海、浙江運距超過8000里,稍有不慎,小白杏就可能全部報廢。

  這么大的困難,沒有難倒李成俊,他選擇逆向思維:越難,市場空間越大。

  李成俊和合伙人一起反復推演實驗。從紙箱用幾層瓦楞紙;單個小白杏是拿塑料盒子裝,還是拿EPE的網套包;網套用3MM還是5MM;包材毛重多少,是否滿足物流發貨標準;甚至不同溫濕度下,消費者收到后可保存多久,全部精細計算。

  李成俊的拼勁沒有白費。2020年,他的鮮喜歡水果生鮮旗艦店登上拼多多小白杏銷售TOP榜,僅6到7月,售出庫車小白杏400余噸。

  庫車母土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肉孜·沙吾提是李成俊的合作伙伴。他說,合作社總共承包種植了2000多畝小白杏,整個采摘季產量800多噸。過去,都要在地頭等內地老板和代辦來收購,大面積成熟時,一旦遇到糟糕天氣,很多收購商就會刻意壓價。小白杏皮薄甜度高,不耐儲存,他這樣的果農也只能少賺點,趕緊賣掉。

  合作社農戶阿不力孜·吐爾地算了一筆細賬,家里有5畝優質小白杏,一個采摘季可收獲小白杏2.4噸,過去在交易市場賣給商販,價格15元/公斤,賣給商販能拿到3.6萬元收入。今年合作社和李成俊一起在拼多多上“直銷”,消費者在“百億補貼”購買小白杏的價格是69元/4斤,拋開包裝、快遞和損耗費用, 2.4噸小白杏如今的總收入幾乎翻番。

  ▲烏恰鎮的果農阿不力孜·吐爾地和妻子阿曼古麗·買買提早早下地一起采摘今天將要發走的小白杏。周巷|攝

  阿不力孜·吐爾地說,“我們提前一個月開始在拼多多預售。小白杏一旦成熟,立刻就發貨,不用再看收購商的臉色了。”

  不僅如此,在肉孜·沙吾提的“攛掇”下,李成俊也成了電商知識的民間“講師”。包括阿不力孜·吐爾地在內的不少庫車果農,跟他一起開始用一部手機做起了“直連全國消費者”的生意。

  新疆生鮮產品的逆襲

  新疆是享譽全國的“瓜果之鄉”,哈密瓜、冰糖心蘋果等名聲在外,但東部地區消費者難以買到正品,即使買到,價格普遍高昂。以新晉水果明星小白杏為例,上海街邊水果店價格,大都在每公斤80到100元。

  為打通新疆優質生鮮農產品與全國大市場的市場堵點,2020年6月,拼多多將小白杏納入“百億補貼”范圍,通過流量傾斜,將小白杏推介給8億消費者。通過直接補貼降低消費者的決策門檻,這一方式取得奇效。

  小白杏“爆紅”,正是拼多多將新疆生鮮類產品納入百億補貼的開始。

  數據顯示,當季小白杏在拼多多平臺銷量增長超過2000%。今年,拼多多不僅繼續對小白杏百億補貼,更聯合央視財經舉辦直播“嗨拼”,著名央視主持人魯健、朱迅、龍洋變身“推薦官”,進一步擴大其知名度。

  ▲烏恰鎮小白杏園邊,果農們都在包裝小白杏。下午,一箱箱包好的小白杏就要通過快遞發往消費者手中。周巷|攝

  2019年至2020年期間,拼多多平臺上,一大批新疆特色水果的線上銷售實現了歷史突破。隨著近年國家對新疆基礎交通設施投入持續加大,過去難以走出去的新疆鮮果,如伽師瓜、沙瓤西紅柿、新鮮無花果等,如今基本都可以通過新電商平臺,實現48小時送達全國。

  復購率極高是新疆特色水果類產品的一大特點。在拼多多平臺,同一消費者三次以上購買發貨地為新疆的水果生鮮類商品的比例高達55%。“這對于小白杏等疆果的美譽度形成,極為關鍵。”新疆電商專家、新疆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兵表示,近年來,隨著大量疆果借助網絡平臺走出塔里木盆地,銷往全國甚至走出國門。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聚焦生鮮產品的即時性消費,為上游產區對接批量化的穩定訂單,對帶動農村地區生鮮產品上行有著重要意義,也推動了農產品網絡零售品類結構的優化升級。

  《新疆電子商務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2020年,新疆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121.5億元。其中,水果網絡零售額實現78.31億元,在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占比64.45%,排名農產品第一位。據悉,2020年度拼多多平臺上,發貨地為新疆的農副產品訂單量較2019年增幅超過160%,越來越多的新疆特色林果產品,通過線上通道直連上了全國消費者。

  “新疆農產品正迎來一個新時代”,陳兵教授說。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国产在线观看1视频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AV在线播放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 亞洲中文字幕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