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假期,山西遭遇強降雨侵襲。受暴雨影響,多家煤礦停產,這輪強降雨對煤炭保供和價格影響幾何?(圖/視覺中國)
國慶假期開始的一場暴雨,為山西多地帶來地質災害,也對當地煤炭產業造成影響。
@四川觀察 視頻截圖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10月5日發布公告顯示,截至10月4日8時,山西省共轉移人員1.07萬人,停產煤礦27座、非煤礦山99座、危化企業7家,停工在建工程231個,關閉景區74個。
在當前本就供需偏緊的動力煤市場背景下,山西省二十幾座煤礦因防汛需要而關閉,引發節后動力煤市場產生更大缺口的擔憂。而10月7日晚間,一份落款時間為10月7日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刷屏了。
山西雨有多大
據山西省氣象局消息,10月2日至7日,山西省出現大范圍強降水,全省過程降水量在15.4毫米至285.2毫米之間,其中最大降水出現在臨汾市大寧縣,全省117個縣(市、區)中有18個縣(市、區)降水超過200毫米。
省會太原也達到203毫米,雨量極大。其中,太原、陽泉、臨汾、長治、呂梁、晉中大部分地區都創下了10月上旬累計降雨量紀錄。
圖/山西省氣象臺
圖源/中國天氣網
40年最大洪峰、上萬人連夜轉移
①山西平遙古城一內墻局部坍塌
10月5日早上6點30分,受強降雨氣象影響,平遙古城墻的第84號內墻發生局部坍塌,坍塌長度約25米,目前未造成人員傷亡。險情發生后,當地政府和文保專家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工作。
②山西晉中:南同蒲線昌源河大橋橋臺被沖垮,鐵路雙向中斷
6日,受連續降雨影響,在山西晉中,南同蒲線祁縣至東觀之間的昌源河大橋橋臺被沖垮,枕木懸空,影響行車。
中國鐵路太原局巡檢人員發現險情后,立即攔停列車,800多名救援人員攜帶機具趕赴現場,全面搶險。受昌源河大橋橋臺沖垮影響,多趟列車停運或晚點。太原局集團公司也在104個客運車站增開改簽、退票專口,做好旅客車票退改簽服務。
10月7日,山西晉中,受連續降雨影響受損的昌源河大橋。
③山西運城:迎40年來最大洪峰
記者從山西省運城市水務局獲悉,受連日來降雨影響,汾河干流漲水明顯,到7日上午7時左右,近40年來的最大洪峰進入運城市境內。在受洪峰影響嚴重的新絳縣,當地干部群眾和武警官兵一同在一線24小時奮戰,壘土筑壩應對洪峰。
截至記者發稿時,汾河新絳段流量達到每秒1044立方米,當地已加固加高汾河堤壩13.7公里,轉移撤離群眾17631人,調用大型機械設備50臺(輛),編織袋16.8萬條,發放帳篷、床、被褥等救災物資1300余套。
④山西烏馬河洪水決堤,上萬人轉移無人傷亡
受連日降雨和上游來水的影響,山西省烏馬河清徐縣、祁縣段5日發生多處決堤,當地組織8個村莊約1.5萬人連夜撤離到安全地帶。
記者在烏馬河附近的山西省清徐縣小武村看到,河水已經漫延進了整個村子。當地組織救援力量,從5日夜里開始,將群眾轉移至安全地帶。
山西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隊清徐大隊東湖站消防員 康國忠:村里靠上游的地方,水有一米深,小武村每個出入口安排人員,防止疏散轉移的人員在中途返回。另一方面,周邊受災村莊有好多老人小孩被困,我們隨時出動準備救援。
據了解,目前山西清徐縣已有序轉移8個村的村民15000余人。當地水利部門表示,正在全力搶險救災,對于險情險堤正在加緊修固。
⑤消防員涉水救人發現救的是自己媽媽
10月6日,山西臨汾安澤縣一位老人哮喘發作,因道路被積水淹沒無法前往醫院急救。當地消防員迅速出動,到場后才得知,這名病人正是其中一名隊員的母親,“到了地方才知道是我媽”。
⑥再現救命文檔
在西安讀書的大三女生祁同學@小祁今年要加油 得知老家山西多地遭遇連日強降雨,為盡綿薄之力,特地建立了在線共享文檔,以供大家提供救援和災情信息,方便開展救援工作。
同時祁同學還建立了互助溝通群,方便大家及時溝通救援信息。
↓
暴雨求助文檔
提示:請與災情無關的朋友不要去文檔打卡參觀,讓需要幫助的人們得到更加順暢的幫助。
⑦救援互助聯系方式
下圖為災情各地救援互助聯系方式,方便開展救援工作。此外,如有網友發現圖中救援電話有誤請第一時間留言告知。
山西重新成為第一大產煤省
強降雨下煤炭保供壓力增大
山西省是國內第一大產煤大省,全省目前公布的生產煤礦超600座。山西省能源局9月6日公布的《全省生產煤礦生產能力公告》中,包括已取消(可恢復)的部分煤礦在內,共有682座煤礦在列,年產能自幾十萬噸至兩千萬噸不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共完成38.4億噸,同比增長0.9%;其中,山西省2020年原煤產量10.63億噸,成為國內歷史上第二個原煤年產量超過10億噸的省份,并且在產量上超越內蒙古,重新成為全國第一大產煤省份。
8月底以來,國內多地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情況,限電限產也時有發生。從供需兩端來看,年內電力需求增速快于發電增速,水電、風電等新能源供應不足;作為國內電力供應主力的煤電,則由于煤炭供需緊張以及動力煤價格屢創歷史新高的限制,整體火電發電量受限。因而,今年夏天以來,動力煤市場的動態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國慶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國內動力煤主力合約攀升至1393.6元/噸,最高值甚至超過1400元/噸,續刷歷史新高。現貨市場同樣火熱,開源證券分析師張緒成在研報中指出,國慶節前動力煤港口價已經突破1600元/噸,再度刷新歷史新高。
作為國內煤炭生產大省,山西省近期也承擔起十幾個省區市四季度煤炭的保供任務。
據新華社報道,9月29日,山西省保供14省區市四季度煤炭中長期合同對接簽訂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按照相關要求,中央駐晉煤炭企業將保供天津、福建、河北、廣東、遼寧5個省市,晉能控股集團對接廣西、江蘇、吉林、安徽、上海、浙江等6個省區市;山西焦煤集團承擔河南省保供任務;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承擔海南省保供任務;潞安化工集團承擔山東省保供任務,其余保供任務由山西省各市煤炭企業承擔。
國盛證券此前研報指出,在產地方面,鄂爾多斯地區部分煤礦因9月底煤管票短缺出現停產、減產情況,陜西榆林地區也多在全運會結束后按照核定產能組織生產,山西地區則由于降雨帶來多座煤礦停產,對煤炭產量造成負面影響。
一份重磅文件深夜刷屏
內蒙有望新增年產煤9925萬噸
不過,煤炭增產增供已經在有序安排之中。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官網消息,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9月27日晚主持召開能源保供工作專題會議后,又于10月1日赴有關企業實地調研,督促指導企業進一步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消息指出,今年1-8月,中央煤炭企業產煤4.87億噸,同比增長5.68%,提供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煤炭產量。
郝鵬強調,要把落實煤炭增產增供作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增加電煤產量,加大進口煤炭采購力度,全力落實煤炭增產增供。
除了國務院國資委要求央企把落實煤炭增產增供作為當前工作重中之重,相關產煤大省也在緊急落實。
10月7日晚間,一份落款時間為10月7日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刷屏,通知要求錫林郭勒盟、烏海市、鄂爾多斯市能源局以及呼倫貝爾市工信局,立即通知列入國家具備核增潛力名單的72處煤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從即日起,可臨時按照擬核增后的產能組織生產。
內蒙古能源局:煤礦產能核增確有其事 增產部分可申請轉為永久產能
針對網上流傳的《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加快釋放部分煤礦產能的緊急通知》,內蒙古能源局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確實發布了相關文件。該文件要求相關部門通知列入國家具備核增潛力名單的72處煤礦,可臨時按照擬核增后的產能組織生產,共計核增產能9835萬噸。
上述工作人員稱,目前增產措施是臨時的,相關煤礦可以按照核增后的年產能按月平均分配組織生產,但相關煤礦可以按照核增手續進行申請,獲得批復后,將轉為永久產能。
節前這些A股公司已經大漲
近期,受強化能耗雙控制度和電煤供需矛盾加劇影響,保電保煤保暖成為了相關方面的關鍵詞。
盡管中央企業為全國電煤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和電煤供應緊張依舊國慶長假牽動市場神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國家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表明,今年9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63.5%和56.4%,高于上月2.2和3.0個百分點,均升至近4個月高點。
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等行業均位于69%及以上高位區間,表明原材料采購價格漲幅較大。從出廠價格指數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升至70%以上高位區間,反映相關產品銷售價格上漲較快。
但與此相對應,同期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5%和49.3%,比上月下降1.4和0.3個百分點,均為年內低點,反映制造業生產活動和市場需求總體放緩。
從行業情況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纖維及橡膠塑料制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高耗能行業兩個指數均低于45%,顯示供需明顯回落。
而能源價格走高,導致了煤電企業深度虧損。對此,國家發改委提出:嚴格落實煤電“基準價+上下浮動”價格機制。
申港證券研報表示,原材料端動力煤繼續創新高,目前火電廠以現貨動力煤發電將承擔接近0.2元每度電虧損。因此預計工業電價的邊際抬升將會在一些省份試點后大規模推廣,這是緩解供電虧損的有力途徑。
由于動力煤價格進入9月以來持續刷新歷史新高,A股煤企在國慶節前夕出現了普漲行情,其中云維股份(600725.SH)、平煤股份(601666.SH)、冀中能源(000937.SZ)等個股漲停。
川財證券最新策略跟蹤稱,受北半球寒冬將至影響,近期全球油氣需求、煤炭需求較為旺盛,同時國內煤炭方面受“碳中和”產能受限影響,整體供給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因此供需緊張的作用下,煤炭價格始終保持相對高位,而煤炭企業在煤炭保持高價的情況下,整體利潤情況預計良好。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綜合自央視新聞、央視財經、中國天氣網、財聯社等,不代表《財經》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