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財經 > 正文

面對大數據“殺熟” 你是沉默的大多數么?

來源:新華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2-03-02 14:56:58

  3月1日,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正式施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網 發

  3月1日,北京市消協在官網公布了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活動的最新結果——86.91%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82.37%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普遍存在,92.33%的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的原因是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差異化營銷。

  網絡購物、在線旅游、外賣和網約車則是大數據“殺熟”最為集中的四個領域。

  數據顯示,八成多(82.44%)受訪者表示在網絡購物過程中遭遇過大數據“殺熟”,七成多(76.85%)受訪者在在線旅游消費中遭遇過大數據“殺熟”,反映在網絡外賣(66.96%)和網絡打車(63.00%)消費過程中遭遇大數據“殺熟”的受訪者均達到六成多。此外,還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在電影消費和視頻消費時遭遇過大數據“殺熟”問題。

  據了解,此次問題調查主要采用網絡問卷和消費體驗兩種方式。其中,問卷調查自2021年11月1日啟動,截止至2021年11月11日,通過“北京消協”微信、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網以及消費者網等渠道,共計收回有效調查問卷4186份;而消費體驗調查則選取了16個消費者常用的電子商務平臺,共完成32個模擬消費體驗調查樣本。

  消費者眼中的“殺熟”標簽

  3月1日,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下稱《規定》)正式施行。雖然《規定》并未直接界定大數據“殺熟”行為,但卻對算法推薦管理劃定了行為邊界: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設置誘導用戶沉迷、過度消費等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倫理道德的算法模型;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

  那么,消費者眼中的大數據“殺熟”行為又有著怎樣的特征標簽?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多(85.38%)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主要體現為同一時間不同用戶購買相同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同,近八成(79.98%)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多次瀏覽后價格自動上漲,七成多(75.80%)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不同用戶享有不同打折優惠形式,近七成(69.37%)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隱藏或不送老用戶優惠券,六成多(62.26%)受訪者認為主要體現為根據用戶特點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務,還有部分受訪者認為體現為手機配置不同價格不同、默認勾選之前購買過的服務、不買時送優惠券買時卻沒有等形式。

  消費體驗調查發現,部分平臺存在新、老用戶賬號同時購買同一商品或服務實際成交價不同現象。例如,體驗人員分別通過新、老用戶兩個賬號同時在某平臺訂購同一飯店的同樣飯菜,老用戶賬號不僅比新用戶賬號少了7元“雙重補貼”紅包,而且配送費也比新用戶少優惠0.4元。

  北京市消協表示,上述數據說明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主要體現在同一時間不同用戶購買相同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不同、多次瀏覽后價格自動上漲、不同用戶享有不同打折優惠形式、隱藏或不送老用戶優惠券以及根據用戶特點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務等方面。

  沉默的被侵權者

  調查結果認為,大數據“殺熟”行為具有隱蔽性強的特點,導致了維權取證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華網 發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但是卻鮮有人去進行真正的維權。數據顯示,僅有0.43%受訪者選擇通過司法訴訟方式維權,另有有一半多受訪者選擇不再去該商家消費,有三成多受訪者選擇忍氣吞聲自認倒霉。

  梳理調查結果,我們發現,在侵犯權益的認知上,超八成(80.65%)受訪者認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六成多(66.13%)受訪者認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超過一半(51.51%)受訪者認為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還有三成多(37.82%)受訪者認為侵犯了消費者的隱私權。

  在侵權危害的認知上,九成多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會擾亂市場秩序,八成多受訪者認為會透支消費者信任,近四成(37.70%)受訪者認為大數據“殺熟”還會降低用戶忠誠度。

  清醒的被“殺熟”認知與極少的維權行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此,北京市消協表示,這說明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需要進一步提升。

  大數據“殺熟”維權是否還有其他攔路虎?

  有近九成(88.01%)受訪者認為是監管手段跟不上,認為是隱蔽性太強(85.95%)、相關法規不健全(82.32%)的受訪者也均達到了八成多,此外還有近八成(79.53%)受訪者認為是不容易取證。

  就此,北京市消協提出了四點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為規范和治理大數據“殺熟”行為提供法律依據;創新監管方式方法,積極運用大數據監管技術,對違法違規經營者進一步加大監管和處罰力度;企業應誠信守法經營,合理采集和使用個人信息,主動接受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企業應誠信守法經營,合理采集和使用個人信息,主動接受監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文/黃浩)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 亚洲AⅤ午夜精品福利一区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精品R级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免费观看国产v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