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財經 > 正文

到手的錢不一定是自己的!多家銀行向員工追薪,有銀行追回5800萬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發布時間:2023-04-17 16:24:41

每日經濟新聞消息,記者日前梳理已公布的上市銀行年報發現,部分銀行在2022年度報告中首次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相關數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有銀行追回薪酬超5800萬元

記者不完全統計,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均在2022年度報告中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情況。

其中,招商銀行、渤海銀行和九江銀行則是披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細節。

具體來看,招商銀行在年報中披露稱,2022年該行對2876名員工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5824萬元。若以該行去年員工總人數11.3萬人計算,被追回薪酬的員工數量占比為2.55%。

渤海銀行年報顯示,2022年該行追索扣回370人績效薪酬1760萬元。以此計算,相當于人均被追回4.76萬元。

城農商行中,在港上市的九江銀行也在年報中披露了金額數據,報告期內該行績效追索扣回總金額為163萬元。

不同于前述銀行,江西銀行在其年報中透露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事由。報告顯示,2022年該行主要對不良資產形成負有責任的人員,按不良責任本金大小進行認定,并追索扣回相應績效薪酬。

95%以上銀保機構已制定相關制度

和薪酬延期支付一樣,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也是金融業薪酬調整的重要內容。

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是指金融企業的高管和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在自身職責內未能勤勉盡責,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的,金融企業不僅可以止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并且可以對已經發放的績效薪酬予以追回。

不難看出,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意在將員工薪酬與風險相掛鉤,從而約束金融企業高管和員工從事高風險的投機行為。

早在2010年,原銀監會印發的《商業銀行穩健薪酬監管指引》首次提及,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2021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對這一制度作出更為具體的規定。

2022年8月,財政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再次強調金融企業應當制定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并明確適用于離職和退休人員。

此后,部分銀行公開表示已建立相關制度。例如,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曾在該行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會上表示,近年來,該行持續優化高管薪酬約束機制,完善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機制,督促高管盡職履責。

今年3月24日,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動取得明顯成效》一文,透露了相關制度的實施情況。文章稱,截至目前,95%以上銀保機構已制定并實施了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

銀保監會指出,特別是在一些高風險機構,相關制度為追究違規高管責任、挽回資產損失發揮了重要作用。

例如,山西5家城商行合并重組期間,對61名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追索扣回績效薪酬3359萬元。

“追薪”會否常態化?

針對相關機制的建立,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具有約束作用,能夠在推動業務發展的同時,促使銀行高管和重點崗位員工注重合法合規、強化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合規行為。

而從長遠來看,董希淼認為,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建立薪酬追索扣回機制肯定會成為常態,但要使得銀行員工尤其是高管的薪酬體系與其審慎性風險承擔行為有效掛鉤,僅建立這一機制是不夠的。

“根本在于要加快推出并運用股權、期權等中長期激勵手段,完善銀行薪酬結構,避免因短視行為導致銀行風險的積累、影響銀行的長遠利益,增強合規經營、穩健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股份行薪酬變動分化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國有銀行人均薪酬整體有小幅度提升。

其中,交通銀行人均薪酬42.85萬元,建設銀行人均薪酬35.99萬元,郵儲銀行人均薪酬35.01萬元,中國銀行人均薪酬33.54萬元,工商銀行人均薪酬33.56萬元。

上述銀行人均薪酬相比2021年依次提高2.10萬元、2.28萬元、1.71萬元、1.09萬元、1.46萬元。

從股份行看,薪酬變化產生分化。Wind數據顯示,中信銀行人均薪酬2022年62.32萬元,相比2021年增加4.25萬元;浙商銀行人均薪酬54.73萬元,相比2021年增加1.66萬元。

部分股份制銀行人均薪酬相比2021年下降。

例如,Wind數據顯示,民生銀行2022年人均薪酬50.24萬元,相比2021年下降1.25萬元;

招商銀行2022年人均薪酬56.46萬元,相比2021年下降0.19萬元;

興業銀行2022年人均薪酬54.69萬元,相比2021年下降0.78萬元;

光大銀行2022年人均薪酬47.01萬元,相比2021年降低1.23萬元。

上市銀行中,城商行、農商行與股份制銀行相似,人均薪酬變化出現分化趨勢,部分城商行人均薪酬增長。

部分銀行高管薪酬大幅下跌

2022年“限薪令”下,除了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相關機制,多家銀行2022年年報還公示,已建立薪酬延期支付制度。

Wind數據顯示,六大國有銀行2022年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相比2021年變動不大。

兩大國有銀行2022年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相比2021年下降。農業銀行、郵儲銀行2022年管理層年度薪酬總額分別為1184.02萬元、1005.10萬元,分別同比2021年降低0.81%、3.49%。

部分股份行管理層薪酬變動區間較大。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共有4家股份制銀行管理層薪酬總額下降幅度大于30%。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中信銀行2022年銀行管理層薪酬總額分別為3897.34萬元、1918.80萬元、1239.42萬元、2942.08萬元,分別同比2021年降低34.46%、34.68%、47.49%、50.15%。

Wind數據顯示,多個股份制銀行高管薪酬從2021年高于400萬元,降至2022年200萬元以下,收入“腰斬”。

2022年8月,財政部針對國有金融企業發布了“限薪令”,要求金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及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基本薪酬一般不高于薪酬總額的35%,根據其所負責業務收益和風險分期考核情況進行績效薪酬延期支付,績效薪酬的40%以上應當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区有码中文女同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 中文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