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數碼界的“Pro”風也不知不覺刮到了汽車領域。對汽車來說,在已有產品后面加上“Pro”字樣,一般都意味著更強的性能、更高的配置等等。不過今天要出場的這位選手卻有些特別,某種意義上你甚至可以說它僅僅在外觀內飾方面動了寥寥幾筆。在90后漸成購車主力軍的當下,它的這一改變能否滿足那些更加挑剔的消費者?下面,讓我們通過幾大關鍵詞來認識今天的主角——哈弗H4 Pro。
關鍵詞一:橙動設計理念
在試駕活動開始前一天,我與H4 Pro在酒店前的停車場來了一次匆匆邂逅。從遠處看,一身艾爾斯灰的它散發出的質感絕對讓你愿意為它駐足停留。考慮到這是一臺預售價還不到11萬元的SUV,首先在面子上,我覺得H4 Pro做到了。
都說這是個看臉的世界,僅僅換了一套車身顏色顯然還差了點意思。為此,廠商在這臺H4 Pro身上第一次運用了“橙動設計理念”。在外觀整體與普通版哈弗H4保持一致的基礎上,新車在中網、霧燈區域運用了大量的橙色線條進行勾勒。
車身側面,后視鏡外殼與規格為225/60 R18輪胎的剎車卡鉗同樣加入了橙色元素進行點綴,仿佛眼前這是一臺渾身都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年輕小伙。從車頭到車側,以上這些簡單的變化,已經足以讓H4 Pro與普通版H4在辨識度上拉開差距。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雖然新車的名字為哈弗H4 Pro,但是車尾卻并沒有任何“Pro”字樣,從整體到細節都基本與普通版H4保持了一致。這其實也符合廠商對H4 Pro的定位:即它并不是普通版H4的改款或者增強版車型,而可以看作是H4的一臺個性化版本。
來到車內,布局很熟悉,細節挺新鮮。一條橙色飾板從門板內側幾乎沿中控臺貫穿至另一側,搭配黑色基調為主的內飾所形成的撞色設計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這也使整個車廂內顯得非常活潑。
方向盤造型沒什么變化,不同之處在于上方加入了橙色縫線處理。后方的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可提供3種主題,UI界面與普通版H4也完全一致。不過方向盤的握感在我看來有些過于飽滿,同時3種主題跟3種駕駛模式也沒什么關聯,這方面有些遺憾。
關鍵詞二:配置部分升級
單單外觀內飾上的變化顯然難符“Pro”之名。對H4 Pro來說,它與普通版H4在配置上的最大不同即車載互聯系統。9英寸中控大屏內置哈弗與百度共同開發的“Hi-Life”系統,具備智能語音、在線導航、遠程操控等多種功能。從這一點來看,整車算是緊跟上了時下潮流。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的語音識別功能響應速度非常快,幾乎在你發出指令的同時車機便可以快速完成識別,這一點好評。而在操作流暢度方面,它相比之前的哈弗智聯系統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乘坐感受方面,整車采用的皮織混搭座椅在包裹性方面表現不錯,且前后排座椅的填充物都比較柔軟。身高1.77米的體驗者將前排座椅調至最低,頭部空間還有一拳。
此時來到后排,頭部空間還有接近一拳,腿部空間則有兩拳。此外,由于后排地板幾乎為純平且配備了中央頭枕,因此即使坐在中間也不會難受。
關鍵詞三:表里如一
既然外觀都這么活力了,如果在駕駛體驗方面拖了后腿,那無異于徒有其表。哈弗H4 Pro在動力總成上與普通版H4完全保持一致,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69馬力,峰值扭矩285牛·米,傳動方面匹配一臺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起步階段,整車的加速感受比我預料中要好很多,油門踩深一點甚至還會出現竄車現象。用一位同行媒體的話來形容就是,“嚯,還挺沖”。顯然,H4 Pro并不打算把橙色所散發出來的熱血活力僅僅停留在外表上。正常、經濟、運動三種駕駛模式下的換擋邏輯與發動機轉速涇渭分明,配合輕重可調的轉向手感可以保證一定的駕駛樂趣。
切入運動模式,在整個中后段提速過程中,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降擋反應相當積極。不過此時發動機的渦輪遲滯現象卻稍微拖了一些后腿,即使在介入后還會存在一些“二次加速”現象,讓人覺得渦輪初期并不是全開狀態。如果它的駕駛感受能夠再跟腳一些,再酣暢淋漓一些,我覺得會更好。
前麥弗遜加后雙橫臂獨立懸架在調校上稍微偏硬,整體偏向運動。在遇到大的起伏路面時,整個懸架的濾振動作比較到位,底盤感受也比較緊湊。而在經過連續細碎顛簸路面時(如減速帶),則會有一些多余的細碎振動出現,影響了行駛質感。
總結:
也許有人會吐槽H4 Pro沒有搭載L2級別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不過,一切拋開價格來談配置的行為都是耍流氓。這里拿剛出不久的iPhone 11 Pro來對比,參考當前H4 Pro那10.98萬元的預售價,即它僅僅大約與10臺256GB的iPhone 11 Pro總價相當。而新車的正式官方售價,也即將于本月29號揭曉。
考慮到哈弗一直以來都主打三四線市場,假如你是一個年輕人手握10萬預算,又想買一臺SUV。在排除掉合資品牌之后,綜合外觀、內飾、空間、動力等考量因素,哈弗H4 Pro確實是我能夠想到的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至于其未來的市場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