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汽車 > 正文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來源:今日頭條懂車帝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19-10-14 08:55:34

  造車是個“吸金窟”。

  因為最現實的原因——缺錢,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給自己近30年的“造車夢”畫上了一個句號。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10月11日,戴森發布內部全員郵件,宣布耗資25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21億元)的電動汽車項目終止。有消息稱,這筆預算已經花完了一大半。他在信中表示,盡管電動汽車團隊已經打造了一款出色的原型車,但因為缺乏商業可行性,不得不結束該項目。

  詹姆斯•戴森透露,戴森曾經試圖為該項目尋找買家,但并未如愿,可見造車新勢力已經很難再獲得資本青睞。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從2017年9月戴森官宣造車至今已過去了兩年,而在此之前,該公司關于電動汽車的研發工作已秘密進行了3年。有人甚至曾預測,手握固態電池與高轉速馬達技術的戴森,將超越特斯拉。

  從踏足造車領域到最終止步,戴森用5年時間再次印證,特斯拉的成功難以復制。它的及時止損,也為燒錢無數的跨界造車者們,敲響了第一記警鐘。

  造車遠比想象中難

  早在1990年,戴森就萌生了造車的念頭,比他制造吹風機和吸塵器更早。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當時,他受一篇講述柴油機廢氣有害人體健康的文章影響,決定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為降低汽車尾氣排放作些貢獻。

  1990年3月,戴森帶領他的技術團隊著手研究氣旋過濾技術,用于汽車廢氣系統捕捉細微顆粒物。但由于汽車排污問題并沒有得到廣泛重視,沒有企業愿意支持這個項目。于是,這位技術狂人決定從源頭上解決汽車排污問題——打造零污染物排放的電動汽車。

  為了造車,戴森投入25億英鎊,從特斯拉、寶馬、阿斯頓•馬丁、英菲尼迪等知名車企挖來工程師,組建了一個400多人的研發團隊。2018年9月,戴森投資1.16億英鎊在英國哈拉溫頓的一座廢棄飛機場里,打造了電動汽車測試場,并且在新加坡興建了一座整車工廠,計劃2020年完工投產。

  然而,當新造車已成為最熱門的潮流,投入大量人力與財力的戴森,卻放棄了近30年的執念。他在內部信中說出了最直接的原因:電動汽車項目的首款產品難以盈利。

  從官方發布的原型車圖紙來看,戴森首款電動汽車定位中大型SUV,既擁有豪華寬敞的乘坐空間,又能提供卓越的駕駛體驗。戴森計劃為這款豪華電動SUV定價10萬英鎊,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面向大眾推廣。一款不走量的產品很難產生規模效應,實現商業化更是難上加難。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事實上,戴森憑借吹風機和吸塵器已經樹立了“家電愛馬仕”的高端品牌形象,沒必要再走特斯拉和蔚來汽車“高舉高打”的套路。

  除了首款產品定位有失,戴森也低估了制造一款汽車的難度。汽車是高密度技術產品,即便是電動汽車也需要超過一百個零部件組成。這些零件該如何布局規劃、各部件測試標準如何制定,需要跨界造車者慢慢探索。

  早先接受媒體采訪時,詹姆斯•戴森也坦言,戴森原型車甚至沒有現成的底盤可用,一切需要從零開始。此外,汽車所涉及的銷售渠道、售后服務、供應鏈等環節,也需要戴森一一建立。

  對于以制造家電著稱的戴森而言,這都是很難逾越的障礙。

  造車是個“吸金窟”

  除了技術方面的困難,缺錢,是戴森面對的另一個窘境。汽車是一項絕對的重資產行業,特斯拉、蔚來、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無一不經歷數輪融資,以求得大量資金支持。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與這幾家造車新勢力相比,“傻傻”的戴森既沒有拉來整車廠商合作,也沒有動用資本力量,投入的都是自己錢袋子里的真金白銀。造車是一個“吸金窟”,沒有源源不斷的可觀資金支持,便無法有效運營。

  戴森2018年利潤約為10億英鎊,但其第一筆用于汽車業務的投資便高達25億英鎊,相當于其兩年半的利潤。而借用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話來說,200億元只是造車的“入門資金”。

  跨過這道“高門檻”之后,戴森既要保證吹風機、吸塵器等家電業務的穩定經營,又要持續不斷追加汽車業務投資,在不引入外部投資的前提下,以目前營收能力很難維持。

  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至今仍無法擺脫虧損泥沼。財報顯示,特斯拉2018年汽車業務全年收入17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06.59%;虧損9.7億美元,同比下降50%。

  對于戴森來說,僅憑一款車就想實現商業化,確實很難。此次叫停汽車項目表明,戴森并沒有做好長期虧損的準備。

  “成功的道路絕不是線性的”

  戴森放棄備受矚目的造車業務,難免令人遺憾,但老戴森在內部郵件告訴員工,用于電動汽車項目的25億英鎊并沒有花光,剩下的資金會用來研發相關技術,如固態電池、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感應技術和視覺系統等。這些技術都可以應用于未來智能汽車的使用場景。

5年燒光100億!戴森因掙錢太難放棄“造車夢”

  或許,戴森并未完全放棄汽車夢想,只是在曲線救國。

  其中,固態電池被業界視作突破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瓶頸的關鍵技術,而戴森在這一領域積淀已久。

  2015年,戴森收購了一家被稱為“今后電動汽車支柱”的全固態電池創業公司Sakti3。在相同容量下,固態電池的體積比傳統電池小20%到30%,可有效減輕電池組重量,其內部沒有液體電解質,可避免發生化學反應或過熱的風險。

  此后,戴森一直堅持電動汽車整車與電池技術同步研發。其創始人戴森曾透露,該公司計劃開發一種可拆卸的盒式固態電池組,安裝在傳統燃油車發動機艙的位置。

  正如戴森在郵件中所說:“堅持電池研究勢必會給戴森帶來持續的好處,創新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功的道路絕不是線性的。這不是戴森第一個改變方向的項目,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作者 | 李歡歡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最大AV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青青青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自拍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永久韩国久久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