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新京報記者獲悉,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公開表示,大眾汽車集團明年將推出一款基于MEB平臺生產的ID系列車型,其尺寸大小跟大眾途觀相當,利潤水平將達到大眾暢銷的燃油車高爾夫的利潤水平。
業內普遍觀點認為,對于車企而言,想要靠電動化實現盈利是一件相對來講遙遠的事,大眾汽車集團關于盈利的預測相對早于其他傳統車企的預測。按照麥肯錫的調查,中型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比與汽車和柴油車高出約1.2萬美元,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電動車業務想要實現盈利,要在保持高產量和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銷量和收益的正增長。
實際上,大眾汽車集團一直在加碼電氣化布局,其將擬定實現100萬輛產能的時間從2025年提前至2023年,同時計劃2020年到2024年之間投入330億歐元布局電動化;在產品上,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到2028年在全球推出約70款電動車型,全球總銷量達2200萬輛,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市場。
在中國市場,按照大眾汽車集團的計劃,在 2020年-2022年之間,預計將有8款MEB平臺車型實現國產,同時還會有3款MEB平臺車型以進口車型引入,上海安亭工廠和佛山工廠將在年內完成改建,投產使用,累計總產能可達到6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