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以來,“回天”地區建成12所普惠制幼兒園,共提供3810個學位,每月保教費用由最高6200元降至最低600元;引入人大附中、清華附小兩所優質教育資源,9月份招生后增加2040個學位。優質教育資源的入駐,帶動了學生的回流。
目前,回天地區14所中小學全部納入市級擴優改革范圍,實現全覆蓋。為彌補優質資源短缺,回天地區在前期引進首師大附屬育新學校、育翔小學等名校后,今年又引進了人大附中、清華附小在回天地區辦學。
市教委負責人表示,對于辦成普惠園的,按每月每生700元和1000元標準給予定額補助,今年以來,市區兩級對回天地區普惠園給予資金支持共計8600萬元。
項目任務
通過名校辦分校等多種方式,著力改善教學條件;
計劃實施幼兒園項目20個,中小學項目12個。
原計劃32個教育項目已開工16個,其中已完成14個,到2019年底還將開工14個。
現已完成12所普惠制幼兒園
每月保教費用降至最低600元
來源:北京市發改委
轉普惠后幼兒園學費降至每月750元
學費+保育費+餐飲費每月省2000元
“去年剛來的時候,學費是每月2700元,加上保育費和餐飲費,每月是3300元左右。從12月開始,學費就變成了750元每月,加上保育費和餐飲費每月也就1300元,學費每月省了近2000元。”家長李女士說,她家就在附近,選擇這所幼兒園的原因是不用過十字路口。幼兒園變成普惠園后,孩子的活動比以前還增加了。
400多個孩子中非京籍約占兩成
園長殷光杰介紹,幼兒園生源以天通苑北三區為主,也會接納北二區和天通中苑三周歲以上適齡兒童。“在學位有富余的情況下,不是本地戶籍、但在天通苑的雙職工的孩子也會收。目前400多個孩子中,300多人有北京戶口,其余是非京籍,占比約兩成。”
探訪2
備受天通苑居民關注的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天通苑校區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次招生,原定招4個一年級班,最后擴為6個。
這所位于昌平區天通中苑76號的學校2007年12月開建,2010年完工,因未進行規劃及竣工驗收一直未辦理移交。記者去年夏天探訪時,校園內長滿雜草。8月12日,記者再次來到學校,發現原來爛尾的教學樓已經裝飾一新,工人正在平整柵欄旁邊的土地,準備植樹綠化。
名校帶動天通苑地區學生回流
因為此前教育資源不足,很多家住天通苑的學生會選擇去海淀、西城等區就讀,“在我校東小口校區,非京籍學生的數量每年基本恒定,但是我們招生總人數從110多人變成了250多人,這說明天通苑地區原本會去其他區借讀的學生選擇了回到這里讀書,帶動天通苑地區的學生回流。”劉建偉分析。
<p style="margin: 0px 0px 15px; padding: 0px; color: rgb(64, 64, 64); text-align: left;" pingfang="" sc",=""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体,=""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