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某社交平臺發(fā)布《2019年95后戀愛報告》,結果顯示:在有戀愛經歷的95后人群中,超七成95后每月愿意在戀愛中花費2000元,約等于男生每月送出7支高級口紅,或女生每月送出1只游戲機;近9成95后男生更接受姐弟戀,所占比重約是女生意愿的兩倍;相比于漫漫相親路,近七成認為“網戀脫單更有效”。
大學校園里的95后們,真的流行姐弟戀嗎?在這份戀愛報告的基礎上,錢報記者也在網上進行了采訪調查。
男生更能接受姐弟戀 女生很擔心弟弟們幼稚
在戀愛話題里,年齡差一直以來是大家心里過不去的一道坎兒。95后對另一半的基本要求也經常存在著對年齡的某些期許。
99年出生的浙江理工大學學生高斌,他的女友是他的同系學姐,比他大3歲。彼時,他對學姐一見鐘情,但對方接受不了這樣的年齡差。“她覺得年齡小的男生心理也多半不成熟,感覺就像養(yǎng)個兒子。”高斌告訴記者,最后是在他的猛追下,女生才被他的真誠感動,決定給彼此一個機會。
如今距離他們官宣已經過了一年,身邊的同學常常被他們的“狗糧”強行喂飽。“畢竟當所有人都催著她長大時,我這個小朋友可能需要用大人的姿態(tài)把她護在懷里。”高斌十分認真地說道,“愛情本就是自由的,不想給愛情貼標簽。”
中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李春玲曾在一篇報告中指出:從1990年到2010年,“男大女小”的婚姻從70%下降到43.13%,而“男小女大”的婚姻則從13.32%上升到40.13%,姐弟戀婚姻數量猛增。
傳統(tǒng)觀念中男大女小的模式土崩瓦解,這也逐漸映射到95后群體上。根據《2019年95后戀愛報告》,90.7%的95后男生更接受姐弟戀,甚至有6.6%不介意10歲以上的年齡差。也就是說,只要你足夠優(yōu)秀,此時你的男友也許正在上幼兒園。
但有趣的是,女生對姐弟戀的排斥心理明顯比男生強。
杭州醫(yī)學院的周思思對姐弟戀中的年齡差距持保留態(tài)度,“我不是反對姐弟戀,只是不喜歡男友以‘弟弟’的身份自居,理所當然地幼稚著、貪玩著、懶惰著,讓女生對兩人的未來沒有信心”。
普通95后們偏向理性 每月為戀愛花費兩千元
談戀愛時,你一個月花多少錢?
面對這一問題,沈陽理工大學學生鄧琦睿有滿滿的發(fā)言權。根據他的描述,有了女朋友之后,每月支出會多出兩千元左右。“每月房租一千,還有一千,大頭是每周下館子,剩下的買點小禮物。花銷基本上是我出,女朋友有時候也會支付部分。”
鄧琦瑞每月固定的生活費只有兩千元,入不敷出的他選擇了更加努力地去兼職,于是在學校附近街道上總能看見他發(fā)傳單的身影。
鄧琦睿告訴記者,戀愛花費取決于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作為一個不貧不富的普通大學生,每月四五千元的花銷我可以接受。平時我和女友不買奢侈品,不去高檔場所,一學期一次旅游,這些都是由經濟狀況決定的。”
在他看來,朋友圈既有富二代男生帶著女友滿世界飛,也有兩人拿著每月兩千的共同賬戶天天吃食堂,“既然選擇了彼此,就要相互悅納”。
鄧琦睿的愛情投資與大多數95后不謀而合。調查數據顯示,在有過戀愛經歷的95后中,與鄧琦睿一樣每月愿意在戀愛中花費2000元左右的人為72.2%,而且95們送禮物并不等于買奢侈品,他們更愿意給戀人贈送有價值的禮物。
談及戀愛禮物,中國計量大學工商管理專業(yè)的繆繆更青睞經濟實用型:“對方缺少什么,我們就會自覺去買。比方,他需要一件球服,我就會買給他;當我缺一件睡衣,他就會買一件送給我當作禮物。”
兩年前填報志愿時,高中同學的繆繆和小明都選擇了杭州的大學。與其他情侶追求“花前月下的浪漫”不同,他們更向往“市井的煙火氣”,騎著小電驢繞下沙轉圈圈,去鄰居學校吃一頓物美價廉的午餐……這對“95后戀人”坦言自己過得很開心。
在繆繆和小明的相處模式中,彼此不會刻意追求當下流行的儀式感,能激起他們感情漣漪的恰恰是那些靈光乍現的小驚喜。5月20日那天,小明去花店買6元錢一束的干花。老板問他要幾束,小明說:“你給我來個18塊錢的。”當時,老板笑著說第一次遇到“給我來個多少錢的”的買花人。
95后更習慣網絡社交 網戀比相親更有效
95后是互聯(lián)網的生力軍,也是網絡社交的“趕潮人”。在參與調查的95后中,66.2%的95后認為網戀比相親脫單更有效。在他們看來,與其被動相親,不如主動網戀。
報名一次持續(xù)七天的“宇宙旅程”,匹配到一位CP(網絡流行詞:配對),被安排來到一艘太空船(微信群)上……浙江傳媒學院學生阿蘇與大白的相遇始于某個熱門公眾號的“一周CP”活動。在接觸中,阿蘇發(fā)現群里聊得十分投緣的一個女生竟然是同鄉(xiāng),“我在外地上高中,自從高中后,我就再也沒有遇到過來自我們小城的人,所以當時我倆激動壞了。”
經過一番了解,阿蘇和大白加了微信,開始隔著屏幕的相知相識。從一開始發(fā)現是老鄉(xiāng)時的興奮,到之后感覺三觀契合時的驚喜,短短兩三個月,隔著屏幕的他們總感覺對方就在自己身旁。“不像網友,更像是現實中的朋友。”阿蘇解釋道。
“但這樣聊下去也不是辦法,起碼也要出來見一面吧。”阿蘇主動向大白提出了線下見面,“她聽到后很激動。因為她本來也想約我見面,但怕我不愿意,所以才沒提出見面的要求。”
阿蘇很緊張,“見面前一晚,我把所有的衣服試了三遍”,并且提前一小時到地鐵站等,內心惴惴不安:我的發(fā)型有沒有亂?這個衣服搭配她會喜歡嗎?她會不會覺得我很無趣?
后來,當大白從出站口走出來時,阿蘇看到一位很可愛的女生,笑起來有淺淺的梨渦。如今距離那場網戀開始已經237天,每一天都很幸福。“我沒有見光死,她也沒有見光死。”
電影《Modern Romance》里有這樣一句話:在這大概是史上最晚婚的時代,對愛情都追求最完美,每個人都在找和自己靈魂契合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