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荀子中學智剛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應該像自然界的山,起伏變化自然天成。抓住生活中的細節,寫出事件的波瀾變化,可以極大地增強文章的可讀性,突出事件的真實性,凸顯人物的生活性、典型性,飽滿的形象躍然紙上。成功的細節描寫,會產生獨特而極具個性的效果,令人念念不忘。這樣的例子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比比皆是。
細節描寫可以運用于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上。《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它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可以說,細節描寫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在第五、六回銜接處,對嚴監生形象的描寫可謂經典,“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作者在這里“賣關子”,先讓兩個侄子和奶媽的理解出錯,最后妻子出場,“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吳敬梓通過這一細節描寫,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嚴監生的吝嗇鬼形象。
細節描寫也見于對環境的描寫之中,對環境進行描寫要善于選擇典型意象,抓住特點,利用各種感官,多角度進行描寫,力求細膩傳神,手法多樣,注意語言的生動性等。老舍在《駱駝祥子》中有段精彩的環境描寫,可謂傳神之筆。“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柳條一動也懶得動,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還有的,因為中了暑,或是發痧,走著走著,一頭栽到地上,永不起來。”這段環境描寫運用多角度手法寫出了天氣的酷熱難耐,有力地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車備受煎熬的痛苦。柳樹、馬路、狗、商販等細節描寫,凸顯了當時環境的炎熱。拉車人“一頭栽到地上”,“栽”這一動作描寫,更表明在烈日下拉車之艱辛。
當然,細節描寫可以是一個眼神、一連串的動作,可以通過前后對比,還可以利用反復等手法來完成。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豐富飽滿的人物,在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中,有對劉備的精彩描寫,這也是得益于彰顯了細節。“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于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羅貫中借助細節描寫讓劉備巧借雷聲掩飾自己內心,使曹操認為他是個胸無大志、膽小如鼠的庸人,消解了曹操的疑心,同時也塑造了劉備大智若愚、善于掩飾的性格特征。
細節描寫是生動、有力的表現手法,它一方面要表現生活的真,另一方面要突出典型性,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平時主動去觀察生活,關注細節,才能在寫作時以小寫大,見微知著,給文章添彩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