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紓解親情陪伴矛盾需要社會多方“破解”

來源:中國婦女報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19-09-17 17:46:54

  大多數背井離鄉的年輕人,事業與家人難以兼得。國內某社交平臺日前發布《2019都市異鄉青年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年輕人一年365天中,陪伴父母的時間少于10天。其中,都市年輕人一年在家鄉陪伴父母3天以內的比例為6.5%,陪父母3~10天占比最高,比重為53.1%。

  不可否認,年輕人追求夢想,在大城市生活和打拼非常艱難。調查報告顯示,72.1%在都市打拼的年輕人,需要將每月四分之一以上的薪水,用于交房租或房貸。再加上生活費、人情往來等其他費用,他們每月已所剩無幾,甚至入不敷出。在如此情況下,他們首先考慮的或許是如何生存的問題,而對父母的親情陪伴,則放在了次要位置。要么,他們一直忙于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回家陪伴父母;要么,考慮到路途遙遠和費用等問題,僅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家陪伴父母幾天。以上種種因素,有近六成年輕人一年陪伴父母少于10天,也就不足為奇了。

  誠然,對這種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們也不要過多地苛責這部分年輕人。作為父母等長輩應予以充分理解,尊重孩子們的選擇,逼迫他們回鄉不是最好選擇。但“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情感,應該得到子女的理解和尊重。為了化解親情陪伴的矛盾,年輕人在工作打拼的同時,不能忘了常回家看看。父母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視頻,經常和在外的子女保持聯系,以排解孤獨和思念。

  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兒女不在身邊的“空巢家庭”日益增加,如何紓解親情陪伴矛盾,還需要社會多方“破解”。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應為年輕人回家陪伴父母,創造一些便利條件,比如落實帶薪陪護假、探親假等,讓他們回家看望和陪伴父母,沒有經濟負擔和壓力,而成為一種愉快的放松和休閑方式,相信年輕人也會樂于此行。同時,盡快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構建一套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并在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或優惠,鼓勵多方大力建設公益性質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并推行社區鄰里之間相互照顧的“互助化”養老模式,當每一位老人在養老機構或社區,都有另一種陪伴替代親情陪伴,他們才不會感到孤獨,才能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丁家發)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制服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视频 | 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