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第一中學高三A3班楊佳慧
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燦爛的年華——青春歲月。在這里,有詩詞歌賦做伴;在這里,苦澀與浪漫相遇;最重要的是,我們有胸懷天下的夢想,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奮斗歲月。
當89歲的袁隆平在研討會上一改平日里挽著褲腿、俯身在稻田里的形象,全程用英文致辭的時候,我們是否會有這樣的想法:原來生命的終點從不是那不可抗拒的死亡,而是奮斗中不斷超越的自我。
奮斗是青春自我的不斷超越。當我們的才華支撐不起我們的野心的時候,努力奮斗才是唯一的終南捷徑。華為總裁任正非四十多歲創立華為公司,時至今日華為有最先進的5G技術和最精密的實驗室,這都是他們一點一滴不懈奮斗,一尺一寸嘔心瀝血的結果。作為企業的華為超越了個體,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
從一而終地奔赴是青春的伴奏。因為沒有終點,所以到哪兒都像一場奔赴。但奮斗不是盲目地努力,在追夢的道路上,或許我們會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也會有“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的失意,但請把夢想作為支點,勇敢地奔赴,“雖九死其猶未悔”。
學不可以已,沒有比學習更長的路。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后物理學中舉足輕重的大師。他二十多歲便被診斷出漸凍癥,但這并未阻擋住他努力學習的路,病魔也無法剝奪他學習和奮斗的權利,即使只有眼睛可以轉動,一根手指可以活動,他依舊為物理學貢獻出了自己智慧的精華。
生命的寬度在于奉獻,而生命的長度在于奮斗。活到老學到老,這無疑是我們青年應該追求的境界,但只有奮斗的生命才能鮮活永存。
與朝菌晦朔相比,人的生命很長;但與上古大椿相比,人的生命又很短。只要我們懷揣“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信念,不懈學習,胸懷天下,為時代譜曲,為人類擔當,這有限的生命就必定會綻放出無與倫比的美麗。
(點評:“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補何及”,十七八歲,青年的學子當如本文所倡:胸懷天下守夢想,持續學習有擔當,去書寫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去開創燦爛輝煌的新時代。指導教師譚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