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荀子中學陳悅
中學語文教學,閱讀是中心環節,是語文知識和其他知識全面綜合運用的過程,是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思想認識水平的綜合反映。搞好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通過多年來的實踐,在不斷的思考、總結、修正中,我認為要將閱讀教學落到實處,取得成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要處理好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的關系,讓學生的每一次閱讀都能目標明確,高效完成。閱讀教學講究的是“用教材教”,而每篇文章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存在于每一個單元中,存在于每一冊課本中。因此,每一篇課文的閱讀都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把每一篇課文與單元其他課文聯系起來進行一定程度的類文閱讀,往往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為此,在每一個單元教學之初,我都會引導學生關注單元提示與導讀,先確定單元學習目標,其中涉及文章內容、語文知識、情感態度等方面。這樣,在進行課時目標的設定時,就有章可循,并且,各篇課文的閱讀能相互聯系,學生學習起來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二、認真研究學情,以學定教。平時的教學,有的課上得輕松愉快,有的課上得沉悶艱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儲備與學習期望,教師的掌握程度不夠。如果沒有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你所確定的閱讀目標,你所預設的閱讀問題,就會背離學生的實際,又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呢?我所帶的大部分學生自控能力差,加之從小學剛升入初中,對初中的語文學習還不太適應。針對他們這種情況,在閱讀方法的采用上,主要以朗讀、誦讀為主,讓學生的嘴巴忙碌起來,不要讓他們的思維有游離于課堂之外的機會。相對而言,八年級的情況就稍好一些。默讀、瀏覽、精讀、品讀可以多項選擇。但是,重點就放在閱讀問題的設定上。教師了解了學生真正的學習需要,才知道確定怎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明確教學得失,讓閱讀教學發揮實際作用。
三、教會學生正確地使用教學參考書,使課本與資料互為補充,讓閱讀效應最大化。以教科書為主要憑借,適當引進相關資源,適當拓寬教學途徑與形式,加強課程資源的整合,在學好教科書、實現基本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學得更多一點、更活一點、更好一點。也就是說,課前課后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適當地參考教學資料,要讓學生能動的利用資源,作為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有效手段,堅決不做搬運工,從而達到自主學習與老師指導相輔相成。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要遵循以上一些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