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棣華老人至今保持著每天看英文報紙的習慣
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外國游客介紹西安的視頻爆紅網絡,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更是引來點贊無數。采訪中,記者發現老人自學英語的經歷和視頻之外的生活更加精彩。
老人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絡紅人
“自從看了91歲老人英語介紹西安的視頻后,讓我深深地明白,年齡大了記憶力就不好了只是不想學習的借口而已。”“這位老人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太崇拜了。”近日,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英語向外國友人介紹西安的視頻在網上爆紅。
網上流傳的視頻中,老人滿頭銀發,穿著樸素,看起來精神矍鑠。與外國游客交流時,他精彩的講解,引來外國游客的贊賞和掌聲,并紛紛與他握手表示感謝。
經多方尋找,記者昨日找到了這位老人。老人叫楊棣華,1928年出生于杭州,今年91歲。1950年從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為支援大西北來到西安,至今已在西安生活了69年。退休前,楊棣華曾任中煤西安設計院副院長。他笑著說:“我現在更像個地地道道的西安人了。”
說起自己突然成了“網紅”,老人笑著說,當時他看到外國人對興慶宮公園里大家一起唱歌的場景很感興趣,他剛好會英語就順道給講解了一下。至于成了“網紅”,他笑著說,這個純屬意外。
老人自學英語 天天讀英文報紙
對于會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事,老人說,不少人說英語不好學,他卻覺得不知不覺就會了。他上學時,當時的解析幾何、普通化學的課本是全英文的,在學習時就打下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后來,因為喜歡看英文報紙,學英語也成了興趣。
之前, 他每天都要看英文版的《中國日報》,現在每天都看英文版的《環球時報》。為了更好地學習,他還準備了一本英漢字典。在閱讀報紙時,只要發現不會的單詞,就會查字典,直到弄明白為止。不少英語都是在看報紙的時候學會的。在老人看來,學習不僅僅是掌握一門知識,更是對思維的一種鍛煉。
老人說,現在他每天在學習上至少要花6個小時。“我的生活很規律,6點到6點半之間起床,學習一個小時。8點吃完飯后去公園唱歌,9點半回到家再學習一個半小時。下午午休過后,晚上睡覺前,還要再學習一段時間。”
每天學習時,他除了看英文報紙外,還要練習書法,整理讀書筆記。有時有感而發,還會寫首詩。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不僅毛筆書法練得漂亮,還寫了上百首詩,讀書看報的筆記也整理了好幾本。
良好心態和規律生活是健康秘訣
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棣華老人喜歡上了唱歌,從那時起,他就加入到興慶宮公園合唱團。每天早上去興慶宮公園唱歌,至今已經堅持了17年。平時和大家一起唱喜歡的歌,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
對于如何保證健康的身體,他笑著說,良好的心態和有規律的生活是長壽的秘訣。如今,他雖然年歲漸高,但還堅持學習,學習可以幫助他對抗遲鈍、健忘甚至癡呆,保持健康。其實這一點對于老年人來說很重要,腦子都是越用越好用的。
老人笑著說,他感覺自己就是學習型的人,學習是最大的樂趣。1951年,他從浙江大學畢業時,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后,他到西安后開始從事煤炭工業方面的工作。為了做好工作,他自學了煤炭專業的所有知識,還專門到基層實踐學習一年,熟悉掌握了這一行業的每個環節。
楊棣華老人還是一個閑不住的人,他不僅愛學習,更愛思考和總結。他還專門總結出了一套針對老年人的“健康秘訣”并寫成了詩,總共有四句:“閱讀交往不可少,自尋快樂與愛好。堅持鍛煉調飲食,平和保健緩衰老。”(文/圖 記者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