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第二十七中學李強
演示實驗一般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單獨演示的實驗,既有展示化學知識的直觀效應,也有規范操作的示范作用,它在化學教學中是不能用其他任何教學形式來取代的。我認為演示實驗在教學中應起到以下三點作用:
一、示范操作的規范性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的一舉一動對學生的具體實驗操作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無論是藥品的擺放或是儀器的使用,都要一絲不茍地按規范要求進行。要注意實驗操作的速度不能快,使學生對每一個動作都能看清,有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操作表象,有利于學生在以后的實驗中進行模仿。做演示實驗的儀器,實驗前必須洗干凈,使之整潔,不能用帶有污跡的儀器,尤其是玻璃器皿,也不能用殘缺的儀器。這對于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非常重要。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從認識規律來說,學生的觀察能力的發展要經歷“扶→領→放”的過程。
對于剛接觸化學的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缺乏觀察能力。因此,一開始教師就要注意當好領航員,多“扶”,多“領”,讓學生明確如何觀察、重點觀察什么。教師在做“物質的變化和性質”這節課的四個演示實驗前告訴學生,所謂觀察實驗現象,首先觀察實驗前后物質的狀態和顏色在實驗過程中有無變化;其次在實驗過程中是否伴隨有發熱、發光、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讓學生養成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去觀察。通過這一系列的“扶”和“領”,在學生的心目中初步形成觀察實驗現象的模式,在以后觀察實驗時心里有數。在這個基礎上逐漸增大“放”的成分,減少“扶”的成分,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啟發、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演示實驗的鮮明、生動、新奇的現象極易使學生思想達到興奮,繼而便出現了“這是怎么回事”的心理活動,“注意”和“思維”也達到了高度的活躍和集中。這時就應把握時機,及時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分析、推理、判斷,把感性認識上升為概念和理論,實現質的飛躍。使學生逐漸掌握“實驗→現象→本質”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作者簡介
李強邯鄲市第二十七中學信息實驗中心主任,市骨干教師。曾榮獲:市“優秀教師”稱號;市“師德標兵”稱號;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