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教育 > 正文

營養改善計劃托起明天的太陽

來源:中國教育報編輯:徐穎發布時間:2019-10-31 16:42:13

  為改善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營養狀況,2011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以集中連片特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正式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9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各項工作,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明顯改善,身體素質明顯提升,為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支撐,對提高民族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4元錢,大作用

  4元錢,不過是買一袋零食、一瓶飲料的錢,但對于廣西柳州融水縣丹江初級中學的學生來說,卻是一頓豐盛的午餐:牛肉炒萵筍、豬肉炒黃瓜、豬肉炒豬紅、素炒大白菜、筒骨湯、米飯。一些輟學孩子因此重新回到課堂,一些到縣城讀書的孩子又重新回流到鄉村??此撇黄鹧鄣?元錢,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大作用。

  這4元錢是國家補助孩子吃飯的錢,按照規定,一分不少,都要吃到孩子們的嘴里。食堂廚師、工勤人員工資由地方財政承擔,水電煤氣等費用則由學校公用經費開支,哪怕是一分錢都不能從4元錢里出。

  為了讓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都能像廣西融水縣的孩子一樣,每天吃上美味的營養餐,中央財政為727個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縣(含36個團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4元(800元/年),并為920個地方試點縣給予獎勵性補助。從2011年至今,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膳食補助資金1472億元,惠及全國29個省份,13.7萬所學校,3700多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孩子們在學校吃得開心,不僅個頭長高了,衛生習慣、生活習慣也有了明顯改變。

  吃正餐,更營養

  營養改善計劃主要包括學校食堂供餐、企業供餐和家庭托餐3種供餐模式,其中,學校食堂供餐因安全、衛生、規范,最受學生歡迎。全國學生營養辦指導各地因地制宜實行不同的供餐模式,但力推學校食堂供餐。為此,中央財政安排3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試點地區學校食堂建設,現已完成食堂建設項目6.85萬個,新建、改造面積2563萬平方米,購置了價值21.97億元的廚房設施設備,為以學校食堂供餐為主的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目前,全國實行食堂供餐的試點學校比例達到78.89%,國家試點縣達到85.46%,大大提高了供應安全、衛生、營養飲食的能力。

  寧夏同心縣累計投入9672.6萬元,為全縣200人以上的學校建設了89所標準化餐廳。自籌資金1200萬元,改造了54所規模較小學校標準化廚房,配備了各類廚房設施設備,孩子們每天中午都能在學校食堂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營養餐。

  貴州省嚴格按照公益性、零利潤原則,全面實行由學校自辦自管食堂向學生供應營養午餐。各地各學校努力提高供餐質量,普遍實行“三菜一湯”,新鮮蔬菜、水果、雞蛋、肉類等食物變化多樣。

  陽光餐,更安全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原衛生部、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先后印發了《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細則》及食堂建設與管理、食品安全監管、應急事件處理、實名制信息管理、信息公開公示、營養健康狀況監測等10多個專門管理文件,明確了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試點學校和供餐單位的職責,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了公開透明,規范有序。

  廣西柳州融水縣打造了適合本地實際的“四個一”工作模式:一是制定一套監管制度,形成了食堂管理、財務管理審核、食品原料采購、公開監督等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二是設計一塊功能完善的公示牌,分別為受益學生人數、每周食譜、當天采購詳情(包括食品原料名稱、數量、單價、總價、經手人、驗收人、供貨商及其電話號碼)、教育和紀檢機關的監督電話等。三是建立一支監督隊伍,每所學校均有一支由學校領導、教師代表、村干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組成的審核清算小組,每月要到學校進行兩次以上的監督。四是設置一個廉潔教育課堂,以“苗山教師廉潔課堂”為載體,對試點學校的全體教職工進行系統的廉潔教育,預防貪污、挪用、擠占、克扣營養膳食補助資金問題的發生。

  強體魄,促發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張倩介紹:“通過實施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學生的平均身高和體重增長明顯。2017年,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男、女生各年齡段的平均身高要比2012年高1.9cm—2.0cm,各年齡段男、女生的平均體重分別多1.3kg和1.4kg。貧血率從2012年的17.0%,降到7.6%。”

  在滿足試點地區學生營養健康飲食需求同時,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以來,中央財政安排的1472億元營養膳食補助資金全部用于食品支出,不僅有效減輕了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有力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各地采取建設食材生產配送基地,雇用食堂工勤人員等方式,一方面推動了學校農產品需求與農村產業發展精準對接,另一方面也為貧困地區直接和間接提供了幾十萬個工作崗位,帶動了農民增收,深化了教育參與農村產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有力推動了教育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貴州全面推進“校農結合”,以“學校+公司+合作社+農戶”為框架,由農戶和合作社根據學校訂單種植養殖農產品,公司集中收購配送到校,實現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保障學校食堂供給“一仗雙贏”。去年秋季學期以來,全省各級各類學校食堂累計采購貧困農戶生產的農產品達到24.49萬噸,金額達到15.94億元,助推脫貧增收成效顯著。江西興國縣推進“供餐企業+產業扶貧基地+貧困農戶”結合,帶動500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約占全縣貧困戶總數的28%。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在資金投入、組織實施、食品安全、供餐條件等方方面面都面臨很大挑戰,難度很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項工作平穩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全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高度評價。

  世界糧食計劃署對169個國家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1%的國家同時在中學、小學階段提供營養餐,我國營養改善計劃覆蓋了整個義務教育階段,走在了世界前列。世界銀行、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對營養改善計劃十分關注,經實地考察后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計劃使3700萬人受益,這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在財務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高質量更加值得稱贊”。(記者 高毅哲)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