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歲的仲振江翻開已經書皮掉色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匯編》。
中新網長沙10月31日電 (通訊員 唐夢輝)10月31日,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身上,家住長沙、94歲的仲振江如往常一樣,翻開已經書皮掉色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匯編》,里面的內容脫口而出。就在前幾天,在兒女的支持和陪同下,他完成了自己一個最大的心愿:遺體和人體捐獻登記手續辦理,成為一名94歲高齡的遺體捐獻志愿者。
出生于1925年的仲振江是河北人,不到13歲時在濟南軍區獨立團入伍,曾經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轉業后,仲振江任長沙市第三醫院副院長、辦公室主任,1985年離休。
與很多老年人“入土為安”的觀念截然不同,仲振江認為“遺體捐獻國家很需要”。他說:“我一輩子都在做醫療衛生工作,都是在干革命,我要革命到底,最后還做一點貢獻。”
2019年8月1日,仲振江將一份材料交到黨委辦主任李毅芬手上。這是一份發自肺腑的遺體捐獻志愿書,落款除了仲振江,還有他四個子女和妻子的簽字支持。
94歲抗戰老兵仲振江志愿無償捐獻遺體 付敬懿 攝
“我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以及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為報答黨和祖國對我長期的培養和教育,我決定百年以后一不開追悼會,二不搞遺體告別。我志愿在我百年以后無償捐獻遺體、器官、組織,用于臨床、研究和教學,以挽救他人的生命,為社會做出貢獻。”
其實,在三年前仲振江就萌生了這個想法。他說,當時就寫了報告,又覺得自己身體還行,沒有上交給組織。“這幾年老是病,身體差些了,說不定哪天就不行了。”幾經考慮后,他跟老伴、兒女商量就把遺體捐獻志愿書交了。
“第一次談到遺體捐獻時,兒女們一時情感上不能接受。”仲振江說,后來經不住自己的一再堅持,兒女們也都表示尊重他的意愿,今年10月陪同辦理了捐獻手續。
有著75年黨齡的仲振江,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雖然老了,但還是共產黨員,要聽黨的話”。每次醫院離退休黨支部過組織生活,他都準時參加并發言。
2018年4月,陰雨濕冷寒氣未退,仲振江因感冒發燒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住院,缺席了當月的組織生活會。出院的第二天,身體還未完全康復,93歲高齡的他冒著大雨,把開會時要交的黨費送到支部宣傳委員吳巧明同志手上。“我最近身體不好沒來開會,不在自己醫院住院,是不想麻煩你們來慰問我,今天特地來補交黨費,向組織說明一下情況。”
仲振江生活簡單,他拒絕了兒女為他們請保姆。老兩口住在兩室一廳的單位老房子,家具樸素,晚餐就是烙個家鄉特色的餅。他說:“我沒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身后事就簡單地處理,遺體捐獻這個事就很簡單,我不在乎身后名,不圖什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