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荀子中學郭媛慧
我們之所以要把人物精神面貌單獨列一章來談,因為寫人主要顯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物精神面貌揭示得是否鮮明,直接影響到作文質量的高低。
人的精神面貌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善良,有的險惡;有的正直,有的虛偽;有的慷慨,有的吝嗇;有的勤奮,有的懶惰;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刻板矜持;有的克己奉公,有的損人利己……可以說是千姿百態。更有的表面正直,實際上虛偽;有的表面善良,內心險惡……這叫表里不一。
不少同學讀過《水滸》與《三國演義》,這是我國古代兩部優秀的長篇小說。為什么它們會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呢?主要因為作者寫人寫得好,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思想與性格。宋江仗義疏財,胸有韜略;魯智深魯莽直率,見義勇為;武松膽大藝高,正氣凜然;林沖患得患失,逆來順受;李逵勇猛豪放,嫉惡如仇;吳用足智多謀,沉著謹慎。熟悉《水滸》的人只要一閉上眼睛,一百零八個好漢就會栩栩如生地浮現在眼前;《三國演義》中的三個頭兒:曹操、劉備與孫權,他們的性格明顯不同;同樣是謀士,諸葛亮與周瑜迥異;同樣是猛將,張飛不同于張遼,于禁有別于關羽。這就是施耐庵與羅貫中高明的地方。
(一)從故事中顯示人物品性
人物的精神面貌與思想品質都是要通過事例來揭示的,雖然也常見直接寫明的,如“我的爸爸是個公而忘私的人”“李老師既是個嚴格要求學生的良師,又是個無微不至關懷學生的慈母”等,但“爸爸”公而忘私的品質與李老師既嚴格又無微不至關心學生的精神境界還得通過具體的事實來反映。因此,重視“事件”的敘述與描寫是十分重要的。
再以《水滸》中的武松來說,他的嫉惡如仇是通過“殺嫂”“打虎”等一連串故事反映出來的,如果僅僅抽象地介紹武松如何嫉惡,如何痛恨壞人壞事,那么便不可能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當然,中學生不能與大作家施耐庵相比,但刻畫人物的方法是可以借鑒的。
(二)典型事例
雷鋒的一生做過無數好事,但“冒雨送大娘”“火車上做義務清潔員”等幾件事具有典型、最能反映雷鋒的精神。
所謂典型事例,就是有代表性的事例,是從大量的一般性事例中挑選出來的。因此若寫人的某一方面品質,首先必須要對所寫的人物非常熟悉,了解他的很多事情,然后從中選擇一兩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來寫。
(三)用比較法,反映人物品性
人物性格有美與丑,人們往往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某一方面。狡猾與忠厚,兇惡與善良,吝嗇與慷慨,懶惰與勤奮,誠實與虛偽,都是一對矛盾。在謙虛的人面前,驕傲顯得可鄙;在勇敢者的面前,怯懦顯得渺小。在寫作中要分清主次,主要人物需多花些筆墨,反襯的角色要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