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第二十七中學初二(3)班魏安冉
“三錢白露,一縷酸風。半盞秋雨,幾個蟬衣。”
當夏花被秋風一朵朵吹去,當煩躁被少有的清涼送走,當幾片樹葉染上幾分暗黃時,一切都在無聲地宣告著秋的來襲。
秋姑娘是調皮的,她暫停了夏日熱情奔放的節奏,換上了成熟又悲涼的曲調。
這樣一來,韻腳即刻變了,為了押上這特殊的韻腳,有些不知所措的秋風便匆匆上場,以秋葉為琴,樹枝為笛,再用玻璃窗以及街上飄飛的條幅為鼓,迫不及待地來了個大合奏。
秋風也是點子最多的那個,它有時豪邁粗獷如同《水滸傳》中各路英豪,有時悲哀婉轉如《小美人魚》中泡沫之殤,因著光顧過天涯海角便盡情地演繹著大自然中的種種曲調。
韻押上了,演唱團也就隨之上臺。蟬是夏的主場,但相比之下,秋姑娘則更偏愛蛐蛐、蟈蟈以及歸雁。小草蟲們是主唱,它們的歌聲極其不好捕捉,你務必趴在地上,將心中與腦中的事趕出去,這時,你便會發現四周并不靜寂,有分不清種類的小蟲在不停地唱。秋的演唱會中,大雁不時傳來的幾聲啼鳴不是畫蛇添足,而是錦上添花,留心于它們,這支小曲才是圓滿的。
至于背景,那便更不同于夏了,秋沒有爭艷的百花,卻有詩情畫意的楓葉,雖說是初秋,但也有不少樹葉染上黃色。還有,便是它那令人看了心生寒意的月牙兒,當它變得只剩下一小輪的時候,那兩尖就像兩把明晃晃的刺刀,刺入眼中,留下滿目凄涼。
當然了,秋也是碩果累累的豐收之時,大筐小筐的水果是秋姑娘給大家的饋贈。
至于這大自然的唱詞到底是什么,我想就是那“三錢白露,一縷酸風。半盞秋雨,幾個蟬衣”。
(點評: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文字里行間都流露出對秋天的無比喜愛。著力描繪了哀婉的秋風,動聽的秋聲,明朗的秋景,使一個帶著微微涼意又充滿生機的秋展現在人們眼前。文章有詳有略,言之有序,內容生動具體,語言流暢連貫,自然通達。細節描寫頗具匠心,極富功底,不失為一篇佳作。指導教師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