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鄲市第二十七中學初二(3)班吳依珂
我曾獨上高樓,誦你《水調歌頭》;也曾佇于江渚,讀你《赤壁懷古》;更喜廬山游歷,品你《題西林壁》。最想問一問你,可還壯志千里,擁有《密州出獵》的豪氣和《定風波》般的快意?
身處逆境,有人如柳七“以歌縱酒”,自詡“白衣卿相”,過著“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生活;有人如易安居士“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也有如韓昌黎“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的人。可對于我,我最喜歡的是北宋才子蘇軾,他的境界讓人自嘆弗如。
從前,你初識這世間,豪放未減,誦大江東去也遙想公瑾當年。而后,你邁過這世間,風波未滅,竹杖芒鞋煙雨無限,也嘆明月夜,把酒問青天。
你,昨日出城試探春情,墻頭見紅杏暗如傾,綺陌斂塵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藍橋過溪流水伴行,瓊漿一飲不念玉京,歸路晚風清君臣一夢,今古空名。忍見黃穗臥青泥,哀民生多艱辛,忿聽諂侫誦古今,待文王而后興。云海天涯兩渺茫,十載奔波飄蕩,功成名遂難還鄉,六旬輾轉殊方。也無妨,如玄都劉郎,乘槎博望。萬轉云山路更賒,逆旅一行者。
你曾攜手子由共懷長安夜,旅枕夢殘月華收練,嘆世道艱險,如月之陰晴圓缺。風凜冽,吹過茫茫雪夜,吹不散你與他之思念。云海相望,不知何年相見。也曾泛舟游于赤壁湖邊,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江上清風山間明月,舟中枕藉。你曾屹立帝京文壇之巔,也曾踏遍鄉村田野,滄海一粟,抱明月于終焉。你仍是當年那個少年,立志讀盡天下書篇,不求垂憐,不避奸邪,不悔直言。你終將埋骨嵩山長眠,恨平生功業尚不得全。心之所向,就隨風飄遠。
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幾百年過去了,你的境界依然在世界上,引領我們不斷探索向前。
(點評:這篇作品文質兼美,獨具匠心。作者對蘇軾各個時期的名句信手拈來,并穿插其生平和主要歷史事件,以體現主人公心境,語言上清新明快,華美靈動,駢散結合,如果不是對歷史人物生平和作品了然于心,很難達到這樣的水平,表現出小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語言功底。指導教師韓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