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晚,北京五環外一家冰上運動中心,擋板上張貼著冬奧知識普及內容。冰雪運動因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臨近而變得火熱,北京幾乎每個冰場中都出現了冬奧知識的宣傳資料。
9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大學冰球隊在北京的一家冰上運動中心熱身。
11月15日,北京大學,校冰球隊隊員宋喆人的宿舍,冰球守門員的護腿放在他和舍友的球鞋旁。床上還放著消腫止痛的藥物和冰袋。
11月10日,北京北五環外一家冰上運動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冰球隊的隊員們在更衣室中總結剛剛結束的比賽,他們最終以一球的優勢驚險獲勝。當天,2019中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正式開幕,來自全國15所高校的300余名球員參賽,其中大多數球員在今年6月開始備賽前并沒有冰球運動經驗。
10月3日,北京五環外的一家冰上運動中心,訓練結束后,人大冰球隊的隊員在場館中做放松運動。
9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結束當天訓練后,冰球隊員們在筆記本電腦上觀看職業冰球比賽的錄像回放。在此之前,隊中多數球員沒有看過正式的冰球比賽。
11月15日,結束最后一場比賽,北京大學冰球隊隊員在返校大巴車上觀看比賽錄像。
11月10日,北京一家冰上運動中心外,清華大學冰球隊的隊員們在熱身。當天,2019中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在這里正式開幕。
10月19日,首都體育學院的王子晴在北京一家冰場的替補席上觀看比賽。當晚,北京幾所高校冰球隊的女隊員組成聯隊,與一支業余球隊進行比賽。大學生勉強湊齊賽制要求的6名球員,3名教練也不得不輪換上場。
11月10日,2019中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揭幕戰,清華大學對戰北京大學,看臺一側的清華學生為球隊吶喊助威。這是本屆錦標賽最受關注的一場比賽,上層看臺坐滿了觀眾。
11月15日早上7點,清晨的陽光灑進北京北五環外一家冰上運動中心,場館還沒開始供暖,中國人民大學冰球隊的白皓月和隊友們早早地來到這里做賽前熱身。11月10日至16日,2019中國大學生冰球錦標賽在這里舉行,共有來自全國15所高校的300余名球員參賽,其中大多數球員在今年6月開始備賽之前都沒有冰球運動經驗。
作為冬奧會唯一的集體球類項目,冰球在冰雪運動中的地位不可忽視。然而與其他球類項目相比,這項運動在中國高校中卻十分“小眾”。目前,國內僅有北京體育大學和哈爾濱體育學院兩所高校開設了冰球專業,許多對這項運動有興趣的大學生,往往因沒有合適的場地和裝備條件而錯失了進一步接觸冰球的機會。參加此次比賽的15支球隊中,除了兩支專業組球隊,其他球隊都屬于業余的“陽光組”,不需要較高冰球運動水平也可報名,為的就是鼓勵更多大學生參與。
為了參加這次大學生冰球錦標賽,白皓月和隊友們已經連續3天早上6點從學校出發,乘車來到30公里外的比賽現場。白皓月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大一新生,他從初中開始就迷上了看電視里播出的職業冰球比賽。今年暑假時,還沒入學的他偶然看到學校冰球隊的招募信息,第一次覺得有機會可以打冰球,沒有猶豫便報了名。北京大學工業工程管理專業博士一年級的宋喆人在北大冰球隊中擔任門將,今年8月開始練習冰球之前,他還沒有過滑冰的經歷。第一次練習時他在冰上站都站不住,但在5場正式比賽中,他有3場沒讓對手進球。對于他們來說,雖然練習時間不長,但這次比賽讓他們真正有機會拿起球桿,零距離體會冰球的魅力。
中國人民大學的北京男孩肖禹銘是“陽光組”中為數不多有冰球經驗的球員。他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練習冰球,但最終因學業的壓力遠離冰場。隨著冰雪運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培養孩子打冰球,但最后能在國內走上職業道路的卻不多。北大附中冰球隊領隊張老師說,球隊中的孩子們在初中升學時往往面臨著艱難的選擇,要么去國外繼續打球,要么放棄冰球,專注于學習。這次錦標賽讓肖禹銘再一次回到冰場,也讓他看到了重拾冰球夢想的希望。他決定在比賽結束后去找兒時的教練,看看如何能繼續自己的冰球之路。
冰球是一項攻防轉換快、身體對抗強烈的運動,女性往往不占優勢。為保證更多大學生有參賽機會,這屆錦標賽每支球隊可擁有5名女性隊員,但上場的每組隊員中只能有1名女性。這也意味著,她們要與男性隊員同場競技,沖撞倒地是常有的事。賽前3周,中國人民大學的女隊員戴芳芳在冰上訓練時受到沖撞,導致背部骨裂。她當時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和畢業論文,因為腰部的傷病不能久坐,備考成了一件更艱辛的事。首都體育學院的王欣欣也在訓練中因沖撞導致左膝半月板撕裂,但更讓她遺憾的是,因為賽制的限制,她不能與同隊另一名女生王子晴搭檔出場。她們在數月的訓練中練就了默契,一個眼神就能懂彼此。
準備冰球比賽的這個秋天,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可能有更多的別稱:“秋招季”“國考月”“考研沖刺時”……北京大學的曹力(化名)就是一名正在準備研究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一周兩到三次的冰上訓練,通勤往往要跨越整個北京城,體能訓練更是“練到腿軟”,對他來說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曹力因此降低訓練頻次,但他最終還是堅持到了比賽,“干一件事就要干好。”更多人則因為訓練占用的時間過多而退出。除了時間成本,金錢的投入也需考量。一整套冰球裝備的花費接近五位數,高昂的價格讓大多數球員選擇了租用,只購買貼身的護具、冰鞋、球桿等一部分裝備。
11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隊迎來本次錦標賽的最后一場比賽,守門員李紹平在賽場裝備室里穿戴護具,他的衣服胸前寫著一行字:“青春無客場”。這件速干衣是北京的幾支高校球隊在暑假備訓時一起定制的,代表著他們對冰球運動的態度。場上曾經互為對手的球隊,在之后的比賽中也會為彼此加油。因為冰球,15所來自天南海北高校的學生在這場比賽中相互結識,成為朋友。(楊家齊/攝影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