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語云:教不嚴,師之惰。古代老師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頑劣的學生會受到嚴厲懲戒,先生會用戒尺打手心。日前,《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出臺,明確規定學校對不遵守校規校紀、有欺凌和暴力等不良行為的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懲戒措施。為此,曲周縣積極探索,大膽試水,于近日在全縣中小學設立128個“戒尺試點班”,把懲戒權收歸學校,讓教師有理有據實施懲戒權。那么針對戒尺回歸,老師、學生、家長是怎樣的一種態度呢?對此問題,記者進行了探訪——九成老師和家長表示支持。
教師:讓育人少些顧慮
近日,曲周縣依莊鄉西來村小學六年級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啟動儀式。班主任王紅娟向全班學生和家長介紹了戒尺試點班實施方案,全班31名學生舉手表決,家長討論通過后,一致在《致家長一封信》上簽字同意,班長張志勛代表全體家長和同學向老師遞交戒尺。
“教書育人,本應一體,教書就該先育人。現在教書沒有問題,育人卻多了不少的顧慮。”對此,同為“戒尺試點班”的曲周縣第四疃中學初中三年級英語老師王洪彬有自己的看法。王洪彬從教近30年。從教以來,王洪彬一直將學生看做自己的孩子。見到學生犯錯,他會怒其不爭,對學生進行嚴厲教育。
“用戒尺打學生的手心,我以為這個可以有,其實這種方式古代已有之,并非現在首創,被打學生至多手心疼一下,但是效果應當不會差,至少讓被處罰的學生知道知錯即改,端正學習態度。再說這樣的處罰是有限度、可掌控的,不會對學生身體構成實質性的傷害。”王洪彬對記者說。
針對曲周縣推出的“戒尺進班”,市叢臺區實驗小學郭逸宸老師表示,小學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年紀小的孩子,一切尚未定型,正是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最好時機,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敲打,她很支持。“在國外也有戒尺打學生手心不超過三下的規定,所以對于曲周推出的‘戒尺進校園’怎么懲戒學生,也需要有個度,立個規則。”郭逸宸說道。
家長:支持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
俗話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熊孩子破壞了教學秩序,教師應該如何管呢?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十位中小學生家長。有90%的家長認為應當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他們認為“懲戒權”是一種為了孩子更好成長的教育方式,只有不到10%的人認為懲戒就是一種體罰或變相體罰。
“孩子不聽話,我都會懲罰孩子,小的時候不好好管教孩子,長大后受害的必然是孩子自己。”市民王先生對于賦予教師教育懲戒權表示了贊同。他說,如果不對違反紀律、不愛學習的孩子進行懲戒,只是單純地與孩子口頭講道理,久而久之,孩子或許會把教師、家長的話當作耳邊風。他贊同老師使用手段懲罰孩子,不過要點到為止。記者了解到,我市某私立中學,在《河北省學校安全條例》出臺之前,早推出過戒尺進課堂,起到了一定效果,所以在懲戒“度”上一定要把握好。“讓孩子遇到一個心中有愛、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師,這是所有家長的期盼。作為家長,我們也必須要支持老師的工作,我們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曲周縣實驗中學七年級2班學生胡少源的家長深有感觸地說。
市民張女士則發表了不同的觀點。她認為,“連我們自己都舍不得打罵孩子,把孩子送到學校當然是希望老師能夠溫和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希望老師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耐心,哪怕是孩子在學習方面沒有太多的進步。”她說,鼓勵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能夠激發孩子執行的動力。
教育專家:“戒尺”使用還需具體標準
教育懲戒是以教育學生為根本目的,懷著關愛學生的態度對犯錯或違反規定和規則的學生實施否定性的批評、處罰等,以警示學生。
“在古代私塾啟蒙教學時,‘戒尺’是先生‘懲戒權’的物質載體,‘戒’是警戒、懲戒,‘尺’是尺度、標準。戒尺進課堂,能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約定,讓他們從小養成愛學習、守紀律、懂規矩、知敬畏的好習慣。”曲周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郭照河表示。同時,他坦言,學校實施懲戒教育,必須讓家長理解、支持。教育孩子不是學校單項做功,而是家校合作多面給力。怎樣充分發揮家長作用,凝聚合力,形成家校共育的閉環?曲周縣通過建立“家長課堂”制度,打通懲戒教育“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各個學校都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制度,在“度”上把握好,立好規則。
邯鄲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張麗娟表示,懲戒權的理性回歸需要以法律為準繩。教育懲戒作為一種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可不用,亦不可濫用。對于犯錯的孩子,必要的懲戒不可缺失,但是,如何把握懲戒的度,把教育懲戒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為此,政府、相關教育行政部門須結合我國教育實際,盡快制定教育懲戒相關法律法規,規范不合理的教育懲戒,保障教師合法權益。
記者手記:教育懲戒作為一種教育和管理學生的方式,在中國教育史上由來已久,諸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等。目前,一方面,賞識教育和關愛教育在教育界頗為盛行,遏制體罰、禁止變相體罰學生在社會上的呼聲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師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為困擾一線教師的難題。
故筆者認為,就曲周縣教育部門推出“戒尺”進課堂這一做法,進行大膽的試水,一定要有個度,定個規矩把教育懲戒權的內容列出來,廓清懲戒范圍,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下來,教師才能夠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履行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權,也能夠從法律上保護學生的正當權益不受到侵害,保證教師的教育懲戒權得以理性回歸。 邯報融媒體記者李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