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也是從學生走過來的,當學生時,很難體會當父母的心情。現在,站在老師的角度與家長溝通,能看見父母在孩子取得進步時露出的欣喜笑容,也能感受到孩子犯錯時家長焦急的心情,學生的一絲一縷都牽動著父母的心。由此,我更加感到自己責任重大,肩負著孩子們的未來,也挑著家長的希望。
何同學是班里一個調皮的學
生,總是與其他學生起沖突,是最令我頭疼的學生之一。我幾乎天天都要處理他與其他同學的矛盾,甚至有時候直接把拳頭揮向同學。跟同學動手,這可不行,我及時找到孩子的媽媽溝通在校情況,說孩子在校的表現,聊孩子在家的習慣。聊到在家對孩子的教育時,這位媽媽說起了自己教育上的不足,臉上盡是懊悔,眼角也漸漸濕潤。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孩子
永遠是父母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無論跟家長報喜還是報憂,都會觸動他們心中最敏感的心弦。我也深刻體會到了做父母的心情,看到他們,我也時常反思自己的職責有沒有盡到。
這是家長們給我上的一課,在此之后的教育中,我一直告訴自己:以父母之心、仁愛之心對待他們,再溫和一些,再耐心一些,再柔軟一些。(溫津,作者系趙王小學教師)